《大地无疆》:

以科技报国筑起民族脊梁

作者:余理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余理阳

浙江教育出版社

  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品格,影响了几代青年人树立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理想。但是,当前社会上崇尚金钱、崇尚娱乐之风严重。有一份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近70%的少年儿童以文体明星为偶像,而以科学家为偶像的只有不到3%。因此,在青少年和社会大众中大力宣传科学家群体及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培养他们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观念,显得极为迫切。时代需要作家讲好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国故事,“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应运而生。

  “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是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协、中国科协三方资源共享、协同创作、精心打造的纪实性大型报告文学丛书。长篇报告文学《大地无疆》是“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中的一本,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名誉所长、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周立三一生的科学研究为线索,抒写了他心系苍生的情怀和赤诚的爱国之心,以及他无私地献身科学事业,为中国地理学事业及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辉煌事迹。

  作者杜怀超是一位有激情、有担当,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家。为了写好本书,他深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采风、走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整理了厚厚一笔记本的文字材料。他用清新朴实的笔触,谱写了周立三血乳大地、科技报国的一生。

  周立三的一生,是科研的一生。抗日战争期间,他深入重庆野外进行地理考察,绘制了我国第一部省级经济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率领国内外学者跋涉在天山南北,为中国今日最大的长绒棉基地做了开路先锋;他始终不改对地理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毅然举起农业区划这面大旗,提出了按照自然规律指导农业布局的战略方针,为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以高度的洞察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国情分析研究工作……

  周立三的一生,是朴实的一生。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宽裕,住房也面临很大问题,但是他从不向组织上提出困难,而且交代家属也不提;重病住院期间,他始终牵挂着还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和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在他去世时,家里仅有存款7万元;就算家里不宽裕,他仍把个人奖金捐给研究所,成立周立三基金,用以奖励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大地无疆,大爱无疆,周立三彰显了中国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筑成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