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中学:

千年庭院育书香 桃源深处读书声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苏州中学学生庞依诺(左)和杨悦怿在《我爱古诗词》节目中夺冠。

  苏州中学 供图


  走进江苏省苏州中学,穿过古木参天、飞檐翘角的百年院落,书香扑面而来:教学楼转角处设有文史读吧,生活区内随处可见书角与自习空间,学生在“晚读30分”中静心阅读,于“走读姑苏”间品味文脉传承,课堂之外,一场场读书节、诗词会、共读交流正悄然浸润成长时光。这所已有千年历史的名校,正以“书院制”为特征,构建起高品质的“书香桃源”。


  一方庭院 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学术处主任程振理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年来,学校依托“千年庭院”的独特文化积淀,打破图书馆的空间界限,推进“书角进楼、读吧入心”的理念,将阅读资源嵌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构建起可触可感、无处不在的沉浸式阅读场景。

  “我们不只是摆放几本书,更是在打造一种氛围。”程振理介绍,例如在教学楼连廊与楼梯转角处设立“文史读吧”,既贴近教学区,又与环境融为一体。学生可在课间翻阅藏书,安静阅读,真正实现“随处可读、随手可取”。

  在这种环境下,“阅读课”与“晚读30分”作为校园日常安排,已成为苏州中学学生共同的学习节奏。每日傍晚,校园各处书声琅琅,读书已成为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让阅读持续,学校倡导学生参与阅读空间管理,让学生更有参与感。程振理自豪地表示,当前每一处书角、读吧,都有学生志愿者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书籍整理与借阅服务。“读书者即护书人”,这样的参与机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读书有风尚”的文化认同。


  集体实践 推动阅读深入人心


  在苏州中学,阅读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集体实践,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程振理介绍,已连续举办12年的“苏中阅读节”堪称全校师生的阅读盛会。该活动每年围绕一个主题,由语文教研组与图书馆共同组织,各年级、各班级广泛参与,开展自读、交流、写作、汇报等环节。最终评选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以读促写,以写融读”,正是这一活动的主旨。

  此外,学校还策划组织“走读姑苏”古城阅读、“春雨读书会”、“名著分享会”、“苏中诗词大会”等品牌活动,融文学、人文、地方文化于一体。程振理回忆道:“最让人惊喜的是一次‘共读一本书’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共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结果引来了原著作者塞林格的儿子亲临现场互动。”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更提升了他们的表达力与思辨力,正如校方所倡导的,培养“能思想的人”。


  社团品牌 形成学生自主阅读生态


  在苏州中学,“阅读”不仅是教师引导下的任务,更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文化生活。程振理告诉记者,学校现有学生阅读社团10余个,其中“春雨读书社”“钱穆国学社”“沧浪文学社”“一向斋戏剧社”等已形成品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坊间有句玩笑话,‘来苏中不玩社团乃憾事也’。”程振理笑道,“我们的学生自主性非常强,很多阅读活动都是由他们自发发起、全程组织的。”

  以“苏中诗词大会”为例,从出题、宣传、比赛策划到主持与评审,几乎全部由学生社团自主完成,教师只做方向引导与平台支持。

  对于未来的规划,程振理表示,学校将以获得“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书院制”阅读育人模式。“我们将阅读与学生发展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大学境界、天下胸怀、奋斗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让‘终身学习、自我教育’成为他们不变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