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中的家风与家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24

姚崇是唐高宗至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重臣,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作为盛极一时的显赫之家,姚崇的家风家教是初唐世家大族的代表。他临终所留《遗令诫子孙文》,历来是家训名篇,也是后世士家大族确立家风族规的范本之一。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在他的新书《唐代家庭:生活、生计与家风》(中华书局)的第四章“唐代的家教家风及其变化:从名士风流到忠厚持家”中,详细分析了姚崇《遗令诫子孙文》的内容及其含义。
张国刚研究认为,《遗令诫子孙文》浸透着古人的历史教训与生活经验。姚崇的家规家训,不仅对姚氏后人影响深远,代代相传,而且对后世其他世家大族或普通家庭家规家训的形成有一定的参照、借鉴作用,是古代家法门风的宝贵思想文化资源。
正所谓“家是最小国”,那么,造就盛唐气象的唐代家庭与社会,到底呈现什么样的真实面貌?各主要阶层的家教家风有哪些特点?诸如此类,张国刚在《唐代家庭》中均有精彩论述。
本书是基于张国刚于2014年出版的《唐代家庭与社会》一书增订修改而成,不仅在内容上增加了第四章一个整章,而且其他各章也有不同程度修改,集中展现了张国刚钻研唐代家庭与社会的最新成果。这本书聚焦唐代家庭与社会,重点围绕唐代的生活、生计与家风而展开,具体展现了唐代家庭形态与结构、财产关系与分家模式、家庭与家族的关系、家风家教的渊源与流变、婚姻习俗与礼法、家庭伦理关系等,勾勒出丰富且生动的唐代家庭与社会生活的画卷。
张国刚爬梳了两三百种各类型的史料,除了诸如史传、方志、文集、诗歌、笔记、小说等传世文献,尤其擅长运用墓志、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等资料,深刻剖析唐代家庭的形态、财产、伦理、婚俗、生计、家风、信仰等诸多层面,进而呈现出宏大叙事下真实的家庭与社会运作实态。尤其是新增的第四章,着重揭示了家教家风从“名士风流”到“忠厚持家”的重大转变,这是盛唐气象在家庭这一微观层面的生动体现,也是其重要支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研究唐代及其他时期的家教与分家析产,挖掘其中积极的个人和家庭价值观,接续优良传统,对当下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本书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亦有很强的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