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美丽中国湖泊乐章

作者:张志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24

  湖泊,大自然的瑰宝,似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苍穹变幻,似一个个音符谱写大地之歌。湖泊,人类的密友,滋养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新近,一部科普图书力作——《湖泊中国》(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图书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水利信息中心和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联合打造,深度挖掘100个典型湖泊,在自然科学和历史人文的双重视域下讲述它们的前生与今世、展现它们的美景与诗意,更绘就了中国湖泊的群体画像,把我们的思绪引向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远方。

  如今,《湖泊中国》的问世又为我国生态科普园地、河湖科普书库再添精品力作。这种创作中的精品意识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高度,思想性是科普作品的首要衡量标准。《湖泊中国》从中国的五大湖区中精选出100个具有典型生态特征与文化意义的特色湖泊,进行等量齐观的科学、文化、历史、人文等多维度的挖掘和叙写。读者展卷案头,便是进入了一个湖光里的中国。从青藏高原的雪山圣湖到东北平原的湿地明珠,从江南水乡的温柔碧波到西北大漠的神奇绿洲,《湖泊中国》犹如一个出色的导游,引着读者走遍大江南北,对祖国的湖泊进行地理上的“遍览”,文化上的“博览”,历史上的“纵览”。在巡礼中,我们自然也就读透了中国的澄澈、丰饶和深邃。

  其次,还体现在《湖泊中国》的科普广度和深度上,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关键衡量标准。我国幅员辽阔,湖泊类型众多,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自然湖泊就有2693个,因而科普大有可为。《湖泊中国》另辟蹊径,组建了“科研+科普”“科学+艺术”的联合创作团队,基于坚实的科研功底和精到的学术眼光,以“中国湖泊全成因科普”为突破点,通过“科学美文+自然摄影+科学符号+文化符号+科学模型”的五重结合运用,以体系化思路最大限度地解读出中国湖泊所蕴含的地理分布、形态成因、生态环境等多重科学密码,在湖泊科普的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也成功地赋予每个湖泊灵魂和生命,独特、鲜活并且厚重。《湖泊中国》出自专业的湖泊研究团队精心撰写,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都经过了严谨的考证和反复的研究。特别是本书中一系列科学和文化符号的运用独树一帜,让读者了解到每一个湖泊在文化遗产、候鸟栖息、观测研究、文物保护、生物保护等方面具备的社会文化特征和功能,读来有轻松明快的体验。

  上述之外,《湖泊中国》装帧设计更是独树一帜。图书采用3D技术制作的封面无时无刻不呈现碧波荡漾的即视感,内文“只此青绿”的配色尽显中式审美的典雅,而超长拉页与书口彩喷等设计更增添了图书的美感和意趣。这些艺术、审美上的大胆追求与探索都与本书“在湖光里,看中国”的文气和文脉深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