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科普月趣味学版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8
2025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月主会场活动暨第八届广州科普嘉年华日前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
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现场设立“创意花房”广州展会版权工作站,秉持“持续服务、深化赋能、扩大覆盖”理念,持续深化科普领域版权保护与服务,为参展单位、市民群众及广大科普创作与文化工作者提供“一站式”版权服务,在沉浸式科普氛围中提升社会版权保护意识,推动“版权+科普”融合模式迈向更深层次。
“一站式”版权服务全覆盖
在科普月活动现场,“创意花房”广州展会版权工作站细致专业的服务与充满科技感的展区形成巧妙呼应。工作站在“创意花城”广州版权工作品牌指引下,延续并升级了版权“一站式”服务模式,让不同需求的群体都能在现场获得精准帮助。
现场设置的展板上清晰地展示作品登记及相关业务的办理指引,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作品登记代办和作品登记政府资助政策宣传手册,用“一图读懂”的形式浓缩所有政策流程关键点。工作人员为有登记需求的著作权人详细介绍作品登记的具体流程,并对《广州市作品版权登记政府资助办法》进行解读,包括申请条件、资助比例及提交渠道等内容,鼓励创新创作,激发创作热情。
以版权保护、创新、应用、衍生为主线,本届科普月实现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目标,通过“版权+科普”向社会公众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展现科技魅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激发创新自信,筑牢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伏生介绍,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素养、知识产权等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设置低碳新世界、无界新世界、健康新世界、数智新世界、创想新世界等功能服务区,集中展现智能新能源车科技体验、前沿科技与生活健康的沉浸式体验、AI+空间设计、AI+光谱科普等生活化应用场景,在普及版权保护的基础上,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
深化“版权+科普”融合新模式
工作站聚焦不同人群的需求,现场提供版权法律咨询服务。“我在一家公司任职时设计了一套方案,但在我任职期间该公司并未实施,我离职后发现该公司使用了该方案,不知我能否对该公司使用我的作品进行版权方面的限制?”开展第一天,一名设计师来到工作站咨询。现场工作人员仔细询问其创作的方案类型和在岗期间的职务履职匹配情况,细致说明《著作权法》中关于职务作品的版权归属,以及该公司享有的版权权利等内容。听了工作人员的解答后,设计师表示,对于在职期间创作的职务作品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后会继续关注和学习版权知识,尊重和保护版权。
为吸引青少年群体关注和学习版权知识,工作站现场为青少年设计了版权保护场景判断趣味投壶游戏。通过设置两个色彩鲜明、分别标注“侵权”与“不侵权”的投壶靶位,由游戏参与者抽取涵盖学习、生活中常见版权应用场景的问题词条后,结合现场学到的版权知识判断所述场景是否侵权,最后将箭矢投入对应靶位壶内。判断正确者可获得精美的“版仔”文创小礼品,判断错误者则由工作人员结合具体场景讲解版权法律知识,通过即时解答帮助青少年学习正确的版权知识,在轻松互动中加深对版权知识的理解。
在“创意花房”广州展会版权工作站,工作人员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有趣的互动游戏,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了解版权赋能科技发展。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打开“版权+科普”的探索之门,理解版权与科技共生发展的关系。
去年,工作站首次亮相科普日活动主会场,吸引市民参与和互动,打破了市民对版权服务距离远、门槛高的刻板印象,不少市民在咨询后了解到,个人原创的科普作品、摄影作品也能得到版权保护,有的市民还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作品登记。今年,工作站从“基础服务”转向“深化赋能”,在科普活动中,加强版权宣传引导、提供优质服务,强化版权赋能的作用,进一步深化“版权+科普”融合新模式。在活动期间,工作站吸引5000余人次参观,提供作品登记代办、政府资助和版权法律咨询服务600余人次,参与版权知识线上问答300余人次。
未来,“创意花房”广州展会版权工作站将发挥广州作为“展会之城”的资源优势,继续深入版权相关的各类展会,提供“一站式”版权服务,进一步拓展版权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共同营造“尊重版权,守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