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左宗棠收复新疆》
激活历史的当代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0
历经3年创作时光,拍摄行程近万公里……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自播出起反响热烈,实现了现象级传播。
作品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文明存续的曲折路径,而那些于危难中淬炼出的家国情怀、政治智慧与文化韧性,至今仍无声流淌于我们的集体记忆之中,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的道路选择与身份认同。它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复原,更是一首关于坚守与复兴的诗篇,让我们在回望中认清来路,也思索我们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真实记录 见证时代
纪录片作为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使命。在当今世界多元化格局中,它以生命记录生命,以文明对话文明,促进跨越种族与地域的文化交流。
当前,很多纪录片制作越来越精致,戏剧美学与技术美学联袂,但思想深度、美学锐度、社会广度严重不足,甚至还有庸俗化、简单化、AI化的趋势。现在的历史纪录片数量也越来越多,故事越讲越精彩,但不少作品更多是消费历史,与戏说风、搬演风渐行渐近。纪录片首要的功能是记录时代,观察社会,呈现社会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同时,纪录片要勇于思考,对历史、社会、自然作出独特的观察和独到的发现。
《左宗棠收复新疆》以系统的展演影像与翔实的文献互证,将那段波澜壮阔的收复历程动态重现,实现了历史过程的可视化与叙事脉络的完整呈现,它不仅清晰勾勒出西征的行军路线与战略布局,更深刻揭示了清末社会内忧外患、积重难返的末日图景。那些曾被时间湮没的人物——左宗棠、刘锦棠、刘典等——重新立于观众面前,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带着他们的抉择、勇气与悲欢,与当代人展开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
“知来处而明归途。”这不仅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一场与历史的深情相拥。《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一部严谨的作品,它通过严谨的文献考据与逼真的历史场景复原,将冰冷的文字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画面,让观众得以真切“触摸”那段曾经遥远的历史,感受那个时代裂缝中的温度,聆听那些沉默和震耳欲聋的诉说。作品精美的画面、写意的演绎和历史的再现,使我们看到晚清军事、外交与边疆治理的艰难抉择,也更加理解了中国近代转型期民族命运与个人担当之间的联系。它揭示了左宗棠及其代表的民族气节与战略远见,成为昏暗时局中一抹不屈的光亮。
拓展叙事 观照现实
纪录片如何介入历史?这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关于纪录片借助历史重新思考的观点说得非常好,《左宗棠收复新疆》就完美呈现了他的说法。
他曾说:“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重点应放在打破题材表层的限制,使之具有开放的品格。能否用优美的视觉形象和声画对位的语言,赋予历史以现代意识的观照,是衡量这类作品思想与艺术品位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这里,决定性的关键在于发现,即发现生活深处所蕴藏的活力。”
从纪录片创新的角度来看,《左宗棠收复新疆》聚焦于叙事手法、影像技术、结构编排、传播策略以及对历史解读的维度等方面。作品摒弃了早期历史文化纪录片常见的“解说词+空镜/资料画面”的单一模式,追求更强的电影感、沉浸感和叙事性。作品不再仅仅聚焦宏大叙事和帝王将相,而是尝试通过个体命运、普通人视角或关键人物的抉择来折射时代。
《左宗棠收复新疆》演绎风格的创新在于将史书中的场景、人物、事件,以准确、生动、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视觉化,平衡了历史真实感与戏剧表现力。该片以独特的视角、方法和美学追求,丰富和拓展了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华文明的可能性。
细节呈现 娓娓道来
《左宗棠收复新疆》践行左宗棠精神体现在执着表现的细节上,不疾不徐的娓娓道来让人感慨。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左宗棠对收复后的新疆制定了几项措施,他5次上奏,建议成立新疆省。在去世前,左宗棠依然忙碌于朝政,连续写了5篇奏折交代后事。这些奏折内容涉及国家大事,尤其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对未来局势的深切关注。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当时没有这些奏折,如果在图书馆、档案馆找不到这些历史见证,今天左宗棠的故事应该怎么讲?全靠演吗?这就是历史真实资料对这个片子真正的贡献。
而且,片中有很多细节,呈现了一种开放的格局和卓然胸怀。例如,左宗棠向沙俄军官索斯诺福斯奇采购军粮时,专门让他去看兵工厂、兰州制造局,看西征军的大校场阅操,用实力让他知道我们收复新疆的决心、信心和力量。片中的细节展现了西征过程的完整轨迹,恢宏的场景、历史的细节和创新的手法,实现了展演加纪实的表达。
对今天的我们来讲,该片丰富了现代人对左宗棠的认知,更真实感受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片中展现了左宗棠两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的左宗棠身着官服,正襟危坐,左手持书,这种有细节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历史是冰冷的,但看到这些细节以后,又会觉得历史是温暖的,这些瞬间隐藏了岁月的伤痕,同时又是时间的馈赠。
片中,左宗棠在伊犁危局之下,挺身而出,舁榇出关。这种誓死卫国的民族气节,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就像片尾的解说词一样:“左宗棠的历史功绩,在时代的天幕中熠熠生辉,烛照未来。”《左宗棠收复新疆》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往的一段历史,更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向何处去,这是留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