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间的成长赞歌

作者:杜若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22

  作为东北报告文学、生态文学主力的作家任林举,近期将创作的视角投向青少年群体。他的新作《老虎啸风》(新蕾出版社),描述了母虎啸风和4只幼虎在东北通肯山林、珲春河河谷的成长故事。作者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那只代号为T16的东北虎为原型,将动物小说、儿童文学与生态报告有机结合为新型叙事体。

  任林举笔下的狩猎场景,是东北荒野最生动的生态寓言。当4只幼虎的爪印逐渐覆盖母亲旧日的足迹,这场持续数月的生存教育显露出残酷的温柔:没有标准化教案,只有雪地上的失败印记;没有理论说教,唯有猎物喉间的血腥滋味。在这所永不毕业的荒野学校,每片沾染虎啸的落叶都是教材,每道月光下的兽踪都是考题,而唯一的教师,是通肯山林永不疲倦的四季轮回。这种性格迥异的幼虎群像,绝非简单的动物习性摹写,而是任林举精心构建的、面向儿童读者的成长镜像与情感投射场域,它践行了儿童文学中“寓教于故事”的至高准则:任林举没有剥离东北虎顶级掠食者的野性本质,而是将真实的生存法则——捕猎的技巧、领地的争夺、对危险的警觉、亲情的纽带、生离死别的无常呈现在儿童读者面前。母虎啸风对幼崽的“教育”,其核心是“生存”这一最原始也最深刻的命题。从初次扑咬的笨拙到精准锁喉的致命一击,从依赖母亲乳汁到独立追踪猎物,这个过程绝非浪漫化的冒险,而是真实的严酷试炼。然而,正是这份不加粉饰的真实,赋予了小说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情感冲击力。

  儿童读者在追随幼虎们跌跌撞撞的脚步时,不仅学习到关于东北虎习性、森林生态链的知识,更在无形中体悟着生命成长的普遍真理:从燎野的莽撞带来的教训意在揭示独立需要代价,而纯决的聪慧化解危机又指出智慧比蛮力更重要,卡索克服孤僻最终远去告诉我们坚韧是生存的基石,而无离继承最终守卫母亲的重担则昭显着责任伴随能力的增长。每一次成功的捕猎是“成就”,每一次受伤或失去猎物是“艰难”,每一次依偎在母亲身边是“欢欣”,面对环境剧变或强敌环伺时则是“绝望与希冀”的交织——作家自述的这组关键词,在幼虎们具象化的经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构成了一个沉浸式的、关于生命成长本身的宏大寓言。

  《老虎啸风》的成功,在于它实现了三种文体的有机结合。作品立足动物小说叙事立场,严格遵循动物行为学逻辑,以虎的视角和心理展开叙事,赋予动物真实的生命力和情感。另外,运用明确的儿童文学的叙事策略,采用线性成长叙事,塑造鲜明且有成长弧光的角色,情节充满冒险、挑战与温情,语言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主题紧扣成长这一儿童核心命题。这部小说没有偏离作家擅长的报告文学,生态报告文学的底色与使命让动物小说有了落脚的基石。作品以真实的地理环境和物种为蓝本,蕴含严谨的生态知识,其生命故事能够引发读者的共情。任林举以报告文学作家的严谨和洞察力,以儿童文学作家的叙事技巧和情感温度,谱写了一曲献给顽强生命的成长赞歌,也是一则关于家园守护、边界认知和生态责任的深刻寓言。这部作品用文学的力量,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了敬畏生命、守护自然的种子,回应了作家深沉的“对生命原乡和归宿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