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拥抱转型变革

作者:梅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22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巨变的时代。其核心驱动力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智能化提升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正处成形展开期。在这一轮变革中,传媒无疑是受影响最早也最大的行业之一。在我看来,传媒行业甚至可称为这个时代转型发展的先锋。

  历史上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2012年,他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将经济和社会变革归结为源自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结合,历史上两次重大的社会经济革命都是发生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如,19世纪,煤炭和蒸汽机与印刷品相结合;20世纪,石油和内燃机与电话及广播电视相结合。他认为,21世纪,将是新能源和互联网的结合(可再生能源的互联网),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强大的新基础设施。可以看到,在杰里米·里夫金的描述中,传媒技术及其行业发挥了推动转型变革的重要作用。

  考察这一轮转型变革的源头,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大规模商用,经近30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延伸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深度应用,引发了一场社会经济“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数据资源大规模聚集,其基础性、战略性凸显,数字经济应运而生。数字经济将涉及对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全覆盖,成为“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无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这场社会经济革命是颠覆性的,在广度、深度和速度上都是空前的,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在工业社会形成的常识和认知,也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就这个意义而言,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变革必然也是颠覆性的。事实上,在当前的数字经济研究和实践中,已经面临诸多无法用工业经济理论解释和指导的问题。我更愿意相信,数字经济新形态将可能对人类社会结构,甚至人类文明都带来长远和深刻的影响,也许,我们已经站在了信息社会的门口,正在走向数字文明。

  撇开认识和定义的差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这一轮变革是时代大势所趋,有两个基本观察:一是各业态将围绕信息化主线深度协作、融合,完成自身转型、提升和变革,并不断催生新业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将是诸多行业、企业必须面临的选择。二是“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察过去社会经济发展的周期律,这个转型阶段将可能长达数十年。我们需要从范式变迁的高度来看待数字化转型,解放思想,转换观念,跨出既有模式,通过基本观念和实践方法的根本改变,走好转型变革之路。

  《智媒体论》正是一本讨论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著作。作者李鹏是一位从事媒体行业30年的资深新闻人,参与了都市报狂飙突进的20年风云历程,又经历了主流媒体数字化转型的10年变革突围。在此过程中,作者敏锐地把握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大胆拥抱人工智能,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赋能媒体转型,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拓宽了人工智能对媒体发展的应用场景。

  主流媒体的智媒体化,与传统的传播介质、生产方式、传播途径完全不同,面临颠覆式的转型。过去10余年,作者努力推动所在媒体开展系统性变革,除了建设智媒体,打造生态型智媒平台,还对传统内容产品、业务流程、管理架构、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构,是主流媒体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成功实践。本书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提出了智媒体建设的理念、方法、路径,基于作者“智能、智慧、智库”三位一体的智媒体理念,叠加了智媒体等式,即智媒体=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在该等式中,作者将人工智能技术视为智媒体的引擎,以充分赋能智慧内容生产和智库服务工作;智慧内容是智媒体的灵魂所在,需用价值观引领内容生产,规制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库服务则是基于内容、运用技术,推动媒体整体转型成为智库,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理念,在主流媒体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背景下,颇具想象力。

  从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有很强的“自我革命”意识。他反复呼吁主流媒体要站在技术革命的潮头,将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作为媒体人的使命,充分认识新的传播方式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和革命性,培育全新能力,以适应这一场媒体革命和深层次的信息传播革命。

  我近几年一直关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但我和团队的关注点主要在工业领域,对传媒行业鲜有涉足。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理解。相信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其他主流媒体的转型变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智媒体论》

  李鹏 著

  东方出版社

  2025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