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新空间好在哪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4
据8月4日新华社报道,截至目前,全国各类公共文化新空间已超4万个,成为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
不同于传统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常受限于行政区域划分,公共文化新空间的构建以“无边界”思维打破限制,将文化服务嵌入书店、商圈、公园、乡村民宿等生活场景,让文化服务的便捷性与满意度不断提高。上海市新增3600余处“邻里汇”“城市书房”,让市民在逛街、休憩时便能触达文化服务。
多元主体协同发力,让公共文化新空间展现更多活力。江苏扬州颁布《城市书房条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15分钟阅读圈”,这种“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模式,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让文化服务更贴近市场需求。
成都“留灯书屋”的艺术夜校、湖北驿站的直播培训,精准对接了不同群体的文化偏好。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是“人”。近距离、互动式的文化体验,让公共文化空间超越了服务载体的功能,成为凝聚情感、传递温度的“精神家园”。
(8月8日 中国文明网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