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窗边的小豆豆〉背后的故事》
家校合力,成就“小豆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1
[日]猿渡静子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一次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我刚开始工作不久,书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氛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猿渡静子女士用近乎考古的方式,抽丝剥茧地梳理和发掘了小豆豆背后的故事,同时将她多年来对教育的理解融入这本新书《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窗边的小豆豆〉背后的故事》。
将这两本书对照着阅读让我感慨,小豆豆能从一个被退学的“问题小孩”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好孩子”,这背后离不开学校与家长对孩子的包容和欣赏,以及家校之间的相互理解、通力合作。
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的读者都知道,小豆豆性格活泼、调皮,有时候令人哭笑不得。面对孩子各种调皮的行为,不少大人会火冒三丈,但小豆豆的妈妈和小林校长却很不一样。面对孩子的顽皮,妈妈不惊、不怒、不气,只是平常对话,而小林校长则是将“小豆豆每每的调皮行为看作她长大之后将会熠熠生辉的个性”。是的,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也是他们与世界互动的一种方式。所以,以最大的包容之心,去淡定地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调皮行为吧!
“听话”“学习好”是家长、教师对“好孩子”的普遍定义,但在巴学园、在小豆豆妈妈的身上,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对“好孩子”的定义,那就是让孩子保持自己最本真的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活出自己的精彩。正如猿渡静子在书中所说,与其片面地向儿童灌输由成人为之规划的教育内容,不如重视儿童自身的个性、兴趣和关注点,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够独立学习。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每一次的不同经历,都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若我们用已经无数次经历过的经验去“评判”他的所为、他的过程、他的结果,那无疑是用一个复杂的公式去“打量”1+1的样子。
我想,正是由于学校和家庭都秉持着让孩子保持最自然的本真状态,自由学习、自由探索、自由成长的教育理念,小豆豆最终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点是家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巴学园的课程安排、上课方式都与众不同。但小豆豆的爸爸妈妈没有在孩子面前吐露过对学校的担心,反而是“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非常信赖巴学园”。我猜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每天快快乐乐去上学的表现,以及小豆豆也可能在父母面前唱起过“巴学园,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这首歌吧。
家长与学校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秉持相同的教育理念,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我想,小豆豆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