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十年磨剑 还原史实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1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最诚挚的献礼,特推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东京审判出版工程”。
“东京审判出版工程”是自2011年启动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系列出版项目,为我国“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贡献了独特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抗争史留下了客观而厚重的记录。
承载国家意志和战略意义 项目规模宏大内涵丰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是遭受日本侵略时间最长、受害最深的国家,惩戒日本战犯的国际法庭审判——东京审判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压舱石。系统地收集、整理、研究东京审判的核心文献,对于研究日本战争责任和抗战历史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
“东京审判出版工程”主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研究对象,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现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通过系统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核心文献与研究著译,旨在为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机构提供一个全面、准确、权威的研究平台。项目自运行以来,目前已出版大型史料文献总计300余卷,以及数十种国内外优秀学术专著和通俗读本,建设了“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英文版,80卷),填补了国内东京审判核心史料文献的空白,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以此为开端,10余年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8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索引、附录》(3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12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5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索引、附录》(3卷)、《国际检察局讯问记录》(70卷)、《国际检察局讯问记录索引、附录》(3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1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二辑,15卷)、《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等重要文献相继出版。我国学者的重要研究专著《东京审判:中国的记忆与观点》《东京审判亲历记》《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等实现了多品种、多语种的全方位版权输出,走出去已逐渐形成规模。该项目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图书奖等书业大奖。在法兰克福书展、美国书展、巴黎书展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多国学界专家等均给予丛书高度评价。
定位核心价值与顶层设计 “十年磨剑”逐步深化出版
2010年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一书,激起学术界对于东京审判的探讨。2011年初,在东京审判开庭65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东京审判研究中心。
2013—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依托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立足核心史料,策划出版了200余卷A级(甲级)战犯审判原始文献,包括庭审记录、证据文献、讯问记录等内容。
为进一步满足国内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需求,也最大限度发挥出这些史料的应有价值,出版社进行了进一步深度整理、研究和编译。2015年出版选译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2017—2025年,联合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出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2019年,在挖掘东京国际法庭庭审史料的同时,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首次公开、尘封70余年民国档案为契机,出版《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通过努力,实现了东京审判史料“从有到精”“从精到深”的发展。
2021年,出版社与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陈亦楠团队合作,出版《亚太战争审判》(电子出版物),并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此外,还陆续出版了专著论丛、引进书系和通俗读本,从单一出版方式逐渐转变为多种形式融合,使东京审判史料“从图书馆走向大众”。
深化融合 立体化建库 探索技术赋能学术出版
“东京审判出版工程”策划伊始即将数据库建设列为顶层设计之一,“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于2012年入选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历经3年潜心研发,于2015年12月正式上线。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
该数据库是可全文检索的东京审判文献资源数据库,首期包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约1亿字,珍贵历史照片700多幅以及审判音视频资源6600分钟等。入库文献资料经过扫描、修复、整理、录文并深度碎片化,实现全文多元检索;基于专家研究的成果,通过平行语料研究技术,进行分类、梳理、标引,实现同主题下中、英、日文的并行对照,以及图、文、声、像相互印证,并与纸书出版互动,形成了东京审判研究成果的立体化展示与分享平台。该数据库已有海内外数十家机构试用,同时实现了海内外10多家机构的订购。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原有的“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审判文献数据库平台”将在2025年上海书展上首次亮相。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 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
“东京审判出版工程”承载了纪念历史、弘扬国际正义、发出中国声音的重任。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把国际传播作为重要使命,致力于打造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桥头堡”,连续4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东京审判出版工程”中的多种优秀学术著作已输出了英文、俄文、韩文、阿拉伯文等语种的海外版。例如,《东京审判:中国的记忆与观点》(英文版)输出剑桥大学出版社;《东京审判亲历记》(英文版)、《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英文版)输出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东京审判亲历记》(俄文版)输出俄罗斯涅斯托尔历史出版社;《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韩文版、阿拉伯文版)输出韩国东国大学出版社和黎巴嫩科学出版社;《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韩文版)输出韩国亦乐出版社;等等。
《东京审判:中国的记忆与观点》(英文版)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向剑桥大学出版社输出的第一本集中表达中国学者有关东京审判学术观点的著作。版权输出后,并没有把后续出版的事完全交由外方,而是推荐了既懂法律和历史,又精通中英语言的译者承担翻译工作;与该社协商让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学者、《哈佛中国史》作者、汉学家卜正民写推荐序。
除选题输出外,在推广方面,“东京审判出版工程”因具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同盟国联合审判的背景,在美、英、法等国际书展平台宣传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4年3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及其索引、附录83卷本在法国巴黎举办了全球首发,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同年10月,“东京审判:被忘却的纽伦堡”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国展团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法兰克福书展隆重举办,《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德文版作者曼弗莱德·基特尔、中文版译者吕澍发表演讲,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余家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这些海外推广活动深融当地,不仅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还促进了东京审判相关图书中的原创作品多语种输出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