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
“触摸”古人的敬畏与祈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1
李零 主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5年7月,《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系统梳理从商周到明代三千年的“投龙”文化脉络,其核心价值在于以宏大的学术视野,深度梳理并重构中华山川祭祀与精神信仰体系,绘制出一幅宏大的中华文明精神版图。
“投龙”,即将写有谢罪、祈愿的文简,与金龙、金钮、玉璧等仪式性器物用青丝捆扎,一并投入名山或水府之中的仪式,又称“投龙璧”“投龙简”“投龙仪”“投札”。投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自唐代起被正式确立为规范化的国家仪典,五代吴越国和宋代延续了投龙的高峰,金、元、明时期投龙仍是重要的国家仪典,直至清代才退出官方历史舞台。
《投龙》著作经“十年思考,五年筹备,两年落地,半年打磨”,团队并未满足于同名特展的成功举办,在展览结束后持续开展对“投龙”的学术探索。
为了弥补展览因借展限制、时空约束等留下的遗憾,团队孜孜以求,新增了30余件至关重要的“投龙”相关文物,补全了关键物证链。该书汇集了来自全国40余家文博机构所藏的230余件投龙相关文物,囊括了目前已知99%以上的公藏投龙实物,堪称一部“投龙文物的大百科全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有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目前唯一已知的帝王投龙金简实物——武则天金简,以及国家博物馆秘藏的钱镠银简、仙堂山铜龙、孔水洞鎏金龙等稀世珍品。专著还打破了展览呈现的局限性,首次高清呈现了经上海博物馆授权的战国告神玉简——秦骃玉版的刻书文字,并逐字解读了武则天、唐玄宗、宋徽宗、吴越王钱镠等帝王镌刻于简牍之上的秘密心愿。
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投龙”仪式的时空演变密码,团队精心撰写了长达2万字的学术导言,纲要性地勾勒出从商周“沉埋牲玉”的古老传统、秦汉时期的国家祭祀体系、晋唐之际道教对投龙仪式的制度化,直至明代时期陵山投龙的完整脉络。该书融入坐标系统,新增历代帝王投龙年表,清晰梳理了仪式活动的时间轴线;重绘古今对照地图,详尽标注了“岳镇海渎”“洞天福地”的所有已知投龙地点,为实地探访提供了精准指南。主编李零热情发出邀请:“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在家做好功课,打起背包就出发,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寻找这些被遗忘的历史。”此外,专著修订增补各项说明,还通过精心设计的仪式流程图、山水土三简文书格式对比图等可视化手段,拆解了神秘复杂的投龙仪轨,让千年秘仪变得可读可感、清晰易懂。
《投龙》带领我们穿越三千年时光,“触摸”中国古人对山川的敬畏与芸芸众生的虔诚祈愿,在沉埋地底、水底的金龙玉简之间,在浩渺洞天福地的山水印迹之中,揭示“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