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作者:吴兴智 徐依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08

  在庞大的创新基数与应用需求面前,如何将人工智能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的动能,将产业变革红利转化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支撑,是当前必须回应的现实议题。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赋能,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强效引擎。

  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是新赛道,有机遇,也有挑战。作为“有形之手”的政府能够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为融合保驾护航。一方面,政府通过出台、完善专利法,建立高标准惩罚性赔偿制度,保护知识产权、保障专利转化运用。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提供人才服务等方式,助力培养研发团队,助推优势力量集中攻克科技发明、产业升级中的重大难题。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二者融合的关键环节。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真正主体,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企业能够将市场需求转化为技术突破、将技术革新转化为产业价值。在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响应产业需求,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AI决策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并推动商业化落地。企业中的“领军者”能够激活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细胞”,形成“头部引领、梯次跟进”的“雁阵形”发展格局。

  “产学研用”贯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提升“产学研用”各方主体积极性、推动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匹配是重点也是难点。目标导向与优势互补机制,能够通过明确“产学研用”各方主体在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分工,实现发展共赢。“科研机构引领基础研究、产业联盟促进协同创新、科技金融助力创新转化”的协同机制,能够提升科技创新方向与市场应用前景的契合度。

  〔本文摘编自《中国智慧城市导刊》,作者吴兴智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院长、教授,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徐依婷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