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深化作风建设 创新新闻实践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新闻报道的思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31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指作风顽疾,以金色标尺丈量作风建设新高度。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新时代作风建设再擂战鼓。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改进新闻报道作出明确规定:“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考察调研活动新闻报道要多反映群众关心的实质性内容,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些要求既彰显了党中央反对形式主义的坚定决心,也为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学细悟,把握精神实质
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改进新闻报道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廊坊日报社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业务交流等形式,引导采编人员准确把握“以新闻价值为导向,以社会效果为目标,以精简务实为要求”的报道准则,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实践中,制定量化标准,规范工作程序,为新闻传播活动划定清晰边界,切实将更多版面、更多镜头、更多时段投向反映群众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的内容上,让新闻报道回归新闻本质。
扎根人民,改进调查研究
新闻报道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正是抓住了作风问题的核心——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并贯穿到新闻报道全过程。
要牢固树立“群众路线”的实践观念。新闻舆论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要切实感受群众火热生活、体会群众冷暖安危、回应群众关注关切,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用笔触和镜头记录,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调节器”。
要牢固树立“真实至上”的价值理念。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始终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文风,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调查研究,身处生活现场、身处群众中间,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高度、民生温度、传播效度的好作品。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廊坊日报社深入贯彻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对领导出席会议活动、重要会议活动和考察调研活动等报道进行简化和规范,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社区家庭等基层一线访实情、听心声,持续推出“‘走访解促’一线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主导产业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战‘三夏’”等一批高质量专题专栏。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得到广大读者认可,也彰显了廊坊日报社改进新闻报道的阶段性成效。
守正创新,提升传播效能
全媒体时代,群众从以前传统媒体的受众转变为用户,对新闻报道内容、形式和全媒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各级媒体要积极探索新闻报道的新规律、新方法,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和传播方式,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群众性、服务性、互动性,让内容更多元、传播更精准、互动更活跃,更好地引导和服务群众。
“视频读党报,要点全知道……”随着清晰洪亮的女声响起,《廊坊日报》各版面重点新闻便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廊坊日报社最新打造的视频号“三角地News”,其采用音频、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向读者播报当天日报刊登的重点版面和重点新闻,既保持了党报阅读的严肃性,又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一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使宣传报道更加生动活泼,覆盖面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定决心昭示: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新闻战线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将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坚持在精准化传播、互动化参与、全媒化表达、社会化协同等方面拓宽思路、探索路径、优化布局,着力扩展新闻报道新场景、构建新闻宣传新格局、打造舆论引导新优势,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伟力。
(作者为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