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典型案例为版权产业明确商业模式红线

作者:刁云芸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9

刁云芸


  “剑网”行动作为中国网络治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专项行动,对于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年间,“剑网”行动中涌现出多起影响重大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给侵权者以强烈的警示作用,不仅使得中国网络版权产业气象一新,也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树立了中国典范。在“剑网”行动20周年之际,有必要总结历年来典型案例的经验,持续加大对恶性侵权盗版打击力度,将网络版权治理持续推进到新局面。

  打击恶性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是“剑网”行动的重点之一,也是网络版权产业健康发展所亟须。与一般性侵权不同,恶性网络侵权盗版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被侵害作品数量众多,侵权规模大。同时,侵权小网站和侵权链接多,第二,侵权后果严重。以影视剧为例,视频平台每年投资上百亿购买正版资源,本可通过广告和会员费实现经济回报,但因侵权盗版的存在使得投资损失惨重,进而严重制约影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企业维权难度大。不同于微短剧,影视作品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巨大,作品经济社会价值高,平台对于热播影视剧与微短剧的注意义务不同,采取的必要措施实质性不同。对于热播影视剧而言,部分平台形成了通过盗版实现各个模块和产品导流、侵权的利益链,导致企业通过传统投诉删除机制维权成本高。

  “剑网”行动通过重大专案办理,打击多起恶性网络版权侵权案例,为网络版权产业明确商业模式红线。例如在快播案中,快播公司在被多方权利人投诉和举报后,一直强调其技术中立属性,试图进入“避风港”免责区域。但经过版权执法人员深入细致地分析,发现其“明知作品侵权而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甚至伪造正版链接,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最终深圳市场监管局对其处以非法经营额的5倍罚款。该案件也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保护的典型案例。目前,中国的在线长视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68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051亿元。

  “剑网”行动通过专项执法,使得特定领域的侵权盗版问题极大缓解,推动行业进入正版运营新阶段。最为典型的是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并于2015年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史上最严的音乐版权令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带来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大量盗版音乐平台销声匿迹,腾讯、网易、虾米、咪咕等正版音乐平台得以健康快速成长,数字音乐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12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99亿元。同时,用户为正版音乐付费的习惯逐步养成。腾讯音乐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主要音乐平台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规模已经从2020年的7000万增长至2024年的1.8亿。英国市场调研公司MIDiA认为,随着中国付费用户的比例继续上升,预计到2031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

  当前,随着技术迭代升级,盗版传播手段也不断翻新,影响行业更好地发展。例如影视作品热播期间,部分短视频平台、浏览器以及网盘很快出现侵权剪辑,甚至还通过设置编辑含有剧照、剧名、介绍等内容的话题以及分集聚合等形式进行推送,形成盗版内容聚合效应。行业数据显示,国内影视内容的黄金变现周期集中在首轮热播期间,这期间是影视剧市场价值的巅峰,其整体市场价值占比超过80%。与此同时,该阶段也是影视剧最易遭受盗版侵权、损失最为严重的脆弱期,仍须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因此,持续保持对网络盗版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事关文化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型侵权盗版问题,“剑网”行动也在持续完善治理方式,不断满足产业对严保护、快保护、大保护的期待。相信随着“剑网”行动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一个更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必将形成。

  (作者系腾讯集团法务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