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美好城市生活图景

作者:唐莉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5

  在我国城市建设持续深入转型进程中,传统城市设计侧重于物质空间规划、缺乏动态调整能力。《从城市设计到设计治理:理论研究及海淀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书的出版,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整合运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实践范例。

  全书从城市设计学科出发,以城市综合治理为目标,前瞻性地引入“设计治理”的创新理念,阐述城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它直面城市规划设计相关学科和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艰巨转型任务,强调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变为对城市发展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与引导。书中提倡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多元主体紧密联系在城市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为常态化城市更新和城市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鉴于城市建设视角的治理理论和实践探索尚属起步阶段,该书的开创性价值尤为突出,对“设计治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核心要素、运行模式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而富有启发性的阐述。这不仅为城市设计学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更为后续形成具有标识性和共识性的完整体系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书详细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的实践,展现了其显著的实用价值与示范效应。书中不仅阐述了“1+1+N”特色人员组织架构,还细致说明了制度落实所需的各类支撑要素,如组织机构、交流活动、评价体系、认知培育及支持工具等。其中,海淀全职街镇规划师通过深入街镇的日常服务,能充分收集各方主体的实际诉求,并结合专业经验提炼关键问题。在谋划、指导、跟踪街镇的城市建设更新项目时,他们能有的放矢地对接政策资金,反馈双向诉求,从而精准规划项目实施路径。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提升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经验举措。

  翻阅该书,既可以了解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畅想,也可以了解“设计治理”理论的前世今生,更能通过大量深入的城市建设更新项目的回顾,了解影响城市空间高品质塑造的各种无形之手。非专业读者能在文中、在街道旧貌与新颜的图片比照中,仿佛置身于海淀街镇现场,体验着美好城市空间的打造历程;专业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常态化城市建设模式,从“规划—建设—管理”的线性秩序转变为“规划+建设+治理”多头并进的螺旋前进模式。

  质言之,该书兼具学术价值与科普性质,具有广泛的辐射群体,从事或参与城市实际建设、运营、维护的政府管理人员,市场组织及社会机构工作者,乃至市民群体都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该书也宛如一次诚挚的邀请、一种行动的召唤,鼓励读者从自身出发,展望美好城市生活的未来图景,积极投身到城市建设的行动中,无论是参与一次社区环境改造的志愿活动,还是在城市规划意见征集时勇敢发声,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都能汇聚成推动美好城市建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