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刷集团:

“印乐园”里玩转主题互动

作者:本报记者 王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4


上海印刷集团成为暑期热门研学目的地。

  上海印刷集团 供图


  这个暑假如何玩出新花样?走进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青浦印刷园区,1天时间内就能解锁多重体验:在1:1复刻的龟兹洞窟中触摸千年文明,在现代化车间见证书本诞生全流程,亲手裁切装订一本专属书籍,还能在新开的“印乐园”里沉浸式玩转印刷主题互动。这个占地面积187亩、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的园区,正成为暑期热门研学目的地。


  参观步道见证书籍“前世今生”


  青浦印刷园区的核心吸引力,藏在一条220米长的印刷车间参观步道里。记者在多次实地采访中都走过这条步道,第一部分以一本书的出版发行流程,展示现代书籍编辑印制工艺。第二部分陈列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原版印刷菲林。第三部分则充满未来感,从数字概念出发,探索未来文明传播形式。

  步道串联起的,是整个园区深厚的印刷基因。作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重点项目,这里围绕“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主题,从时空角度探究书本制作的历史发展,以多感官全视角展示现代制书工艺,并通过一部影片、一场讲座、一次体验等,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激发对数字化时代印刷技术的无限展望。

  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夏连峰介绍,集团按照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要求,以青浦印刷园区为中心,通过园区印刷文化设施、印刷博物馆、印刷生产车间的串联,从历史文化、工艺技术、行业应用、科技创新等方面设立多视角的旅游活动路线,打造主题鲜明的印刷工业旅游项目,突出上海工业旅游都市特色。


  IP赋能让印刷文化可带走


  “IN仔”和“KK”这对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不久前在2025全球授权展上海站惊艳亮相。从潮流玩偶到生活美学周边,每一款产品都展现了印刷文创的独特魅力。

  这一由上海印刷集团自主开发的IP,设计灵感源自西周时期的“印”字,拆分字形而成的造型既保留文化基因,又充满童趣。围绕它们开发的80余个文创衍生品,成了游客带得走的印刷记忆。同时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持续推广,让更多参观者感受到出版印刷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文创更动人的,是园区内无处不在的互动体验。在“印·空间”,编辑、印刷等大师工作室配备专业设备,参与者可以上手体验印刷、文字、设计等相关应用。“VR寻字之旅”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结合宋7体打造沉浸式游戏,在寻找字体的过程中了解汉字演变。科普课堂里,石头印刷原理、书籍装订技巧等知识,通过提问与实验的方式变得通俗易懂。

  园区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讲述印刷故事:三品书屋的木屋里,陈列着历年印刷精品,读者可以在此静坐阅读。为纪念陈云同志在商务印书馆的革命经历,陈云纪念馆赠送的“陈云树”,成了红色印刷文化的鲜活教材。就连一本小小的“旅游护照”都藏着巧思,跟随“IN仔”和“KK”打卡,就能兑换定制纪念品,让探索过程充满成就感。


  多元线路让工业旅游有温度


  如今的青浦印刷园区,已形成覆盖不同需求的“研学菜单”:半日游适合快速体验印刷文化,全日游可深度探索博物馆与车间,研学科普游侧重知识讲解,红色主题游聚焦印刷红色记忆。

  “我们特别推出了历史文化探寻、自然风光游览、亲子互动体验及艺术创作工坊等特色线路,旨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偏好游客的需求。”夏连峰介绍,园区内的每条线路均经过精心规划设计,以确保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所访问的主题,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文化体验与知识。

  据介绍,上海印刷集团将持续推进“文化+产品”创新,比如“印乐园”将新增更多数字化互动项目,让“玩”与“学”更自然融合。“我们将生产要素变身旅游产品,以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把更多的红色资源、工业遗存转化为文旅资源,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上海旅游’品牌。”夏连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