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西游记》彩绘版
虚实相生绘西游 丹青妙笔续经典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2023年12月河北美术出版社《西游记》彩绘版(以下简称冀版彩绘西游)首批推出后,已陆续分三批出版了9册,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
在数字影像主导视觉叙事的今天,冀版彩绘西游以工笔重彩的丹青语言,完成了一次古典文学与当代审美的深度对话。这套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冀美老版线描为底稿的再创作工程,既延续了张树德、刘汉宗等老一辈画家“笔尖上的取经路”,更通过刘雪强、慧莘等当代工笔画家的艺术诠释,将传统线描的“骨相”与工笔赋色的“肌理”熔铸成全新的视觉史诗。
《猴王出世》《齐天大圣》赋彩创造性地运用“积色法”与“破墨法”的交织,使孙悟空跃出灵石的金芒、东海龙宫的波光粼粼呈现出釉色般的层次感。这种对矿物颜料与植物染料的精研,既传承了宋元院体画的设色体系,又在光谱分析技术辅助下实现了色相饱和度的科学控制,让《西游记》中超现实的神魔世界获得了符合现代视觉经验的真实质感。
冀版彩绘西游实现了传统连环画从“白描叙事”向“彩绘造境”的范式转换。胡若佛、钱笑呆等前辈艺术家构建的线性时空,在当代画家的笔下被解构重组:在《盘丝洞》《黄风岭》中,工笔界画构建的妖洞纵深与泼彩技法渲染的黄风幻雾形成虚实对照,画面中既有敦煌壁画“天衣飞扬”的遗韵,又可见蒙太奇式的空间拼贴。这种将传统东方设色技法与西方色彩原理相结合的视觉语法,使每幅画面都成为独立的美学宇宙。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对角色形象的再造。《女儿国》中,倾注了画家慧莘一年多的心血,其笔下的人物开脸达到了极致,画面中人物角色性格特征得以精妙展现:女儿国王对唐僧深情眼神的含情脉脉,蝎子精的设定通过透明叠染技法呈现灵体般的通透感,唐僧的怪诞神情被画家充分解读并释放,这种跨越600年的美学对话,使经典IP焕发出超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
该套书封面采用绢面彩印与内文宣纸的筒子页线状形式,既延续古籍形制,又融入现代科技印刷的经验。精妙绝伦的画面背后,是冀美出版团队怀着对冀版西游出版创作前辈的致敬,是多次不气不馁的尝试与坚持,最终成功觅出一条直达读者内心、令观者感动的纯粹之路,弥补了银发老人对美好童年的记忆缺失,满足了西游追捧者黑白到彩色世界的玄幻味蕾,搭建起年轻群体接触经典的文化桥梁。
该套书在预售阶段即引发收藏界震动,出版后当月即售罄,其限量编号本已成为艺术拍卖市场的新宠。这种现象级传播的背后,是主创团队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这种“慢创作”模式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恰以其“反效率”特质重构了艺术消费的价值认知。
冀美版《西游记》彩绘工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连环画艺术正式走出“怀旧复刻”的舒适区,进入“创造性转化”的新纪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主体性的觉醒。这套作品证明: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转化,需要的不是对西方视觉体系的简单移植,而是对中国美学基因的创造性激活。
在“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时代命题的今天,冀版彩绘西游以其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的艺术语言,为世界读懂中国提供了一卷可触摸的文化密码。当五指山下的石猴眼中映出七彩霞光,这抹穿越时空的色彩,或许正是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美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