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海龟驿站》

潮起蔚蓝处 生命共呼吸

作者:张明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应始于童年。文明对话亦需从童年开始。童年时期是文明互鉴的最佳时机,而优质的儿童图书则是推动各国儿童相互了解的便捷路径。

  到2050年,非洲将是20岁以下人口最多的大陆,因此,认识非洲、了解非洲非常重要。然而遗憾的是,有关非洲的童书作品少之又少。张剑彬先生的儿童小说《月光下的海龟驿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故事发生地在西非加纳,以生态保护和少年探索为叙事主线,结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为中非儿童文学增添了一抹温暖亮色。

  在书中,作者以泉州少年宽宽与加纳少年科瓦米、少女阿贝娜的跨国友谊为线索,带我们领略了以加纳为代表的非洲人民的热情洋溢,非洲物产的丰富多样以及非洲文化的五彩斑斓。书中多次出现加纳传统乐器金贝鼓的演奏画面,令文字跃动如旋律,读者的情绪仿佛也随着鼓点跃动。通过讲述“一带一路”项目组的成员兼任保护海龟志愿者,建设海龟驿站,并与当地居民合作营救海龟的故事,作者举重若轻地刻画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三组重要关系,谱成了一曲悠扬的海龟之歌。

  《月光下的海龟驿站》小主人公宽宽从最初只是对异乡景色感到好奇,到与爸爸和两位非洲小伙伴共同承担起守护海龟的责任,在一步步试炼中逐渐领悟了爱护环境、尊重生命的真理,最终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蜕变。不难想象,从加纳回到泉州的他,又会如何兴奋地将这段奇妙又珍贵的经历讲述给自己的同学们,带动更多人加入保护濒危动物、学习互助合作的行列中来。

  我一直坚信,保持童心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呵护童心就是呵护创造力。什么是童心?是无条件的善意,是对未知的好奇,是无所畏惧的勇气。世界各国的儿童文学,由于创作者所处地域、环境、年代、写作经验和人生经验各不相同,作品也就有了不同的气质和特色。我有许多国外朋友对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感到好奇,渴望能够有所交流。虽然本书故事发生地远在非洲加纳,但故事中援助项目建设者身上所传达出的奉献与大爱,深深契合了中华民族一直坚守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信念。

  时至今日,“地球村”早已变为现实,全球化浪潮势不可当,我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正如本书所言:“当所有的人都过上好日子,所有的野生动物都过上好日子,这样的地球,才算得上真正的幸福家园。”

  “一带一路”如同一匹延展的丝绸,而你们——中国的、加纳的、世界的孩子们——正是这匹丝绸上最明亮的纹样。愿这本书成为你们心中的“种子”,鼓励你们克服成长中的困难,抵达理想的彼岸。愿你们就像书中的小海龟一样,带着好奇与勇气,游向更广阔的海洋。也愿你们像丝路的传承者一样,用行动证明:潮水相连的世界里,没有孤岛,只有共生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