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们光芒万丈》
贴着地表的写作 托起儿童心灵的光芒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哪怕不了解陈伟军的职业和生活状态,仅通过文字,也能发现他生活在孩子堆里,与孩子亲密接触,对孩子十分了解。《我们光芒万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描写当今孩子生活、心理的变化和波动,他们跌入“泥淖”,又努力爬出“泥淖”,重新散发出光芒。因为是贴着孩子的现实状态写,这部作品很接地气,但又有着纯真、天然、轻盈飞动的少年气,借用一个时髦的词汇,可以看成是“低空飞行”状态的写作。
男孩侯小阳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与毛叔叔即将组成新的家庭,侯小阳也跟着妈妈从省城来到县城生活。好巧不巧,侯小阳新班级的同桌竟然是毛叔叔的女儿毛一蔓。一个是文静好学、人见人夸的班长楷模,一个是淘气好动、“毛病”不断的“麻烦男孩”,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在同一屋檐下碰撞出的火花,真实、鲜活又带着点苦涩的成长况味。
《我们光芒万丈》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将宏大的童年命题,熔铸于一个个日常琐碎却又惊心动魄的小故事里。小说的核心故事线由一个个紧贴孩子的小故事组成,看似稀松平常,但“茶杯”里也有风云变幻,一个个小故事也被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比如“小册子事件”。侯小阳写好的作业忘记带到教室,这一“罪状”被毛一蔓记到小册子上。毛一蔓去办公室交作业,侯小阳鬼使神差,掀开了毛一蔓的课桌板,想找到自己丢失的作业本,恰好被回来的毛一蔓看得清清楚楚。侯小阳百口莫辩,毛一蔓十分生气。盛怒之下,毛一蔓把自己课桌里的东西都掏出来让侯小阳“检查”,却不慎从课桌里掉出一个手机。事情一下子“反转”了,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毛一蔓成了违反规矩的人。有“告密者”把这件事捅到了教务处,毛一蔓要写检讨,班级荣誉也面临损失。最后,侯小阳发扬小男子汉气概,主动承认这事因他忘带作业本而起,一场小小的风暴终于止歇。
作为接地气的写作,《我们光芒万丈》对当今孩子的困境并不避讳。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孩子处在其中,不可能独善其身。作品中的孩子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让他们难懂的“成人世界”,父母做出的选择,哪怕不理解,也只能遵从和接受。在学校里,孩子们也面临各种挑战:同学间的矛盾、孩子不为外人道的苦恼、友谊路上的波折……但孩子们身上迸发出的纯真、旺盛的生命力和彼此互相支持的热情熠熠闪光。他们在操场上折起纸飞机,让纸飞机把所有烦恼带走;把金黄的银杏叶从楼上撒下,像洒下一片金黄的太阳;一起登上山顶,在蓝天和白云下放声歌唱……这些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把孩子的坚强、乐观、向上生动地表现出来,极大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浸润在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中,相比以往的孩子,当今的孩子既有更“单纯”的一面,也有更“成熟”的一面。《我们光芒万丈》就把当今孩子身上这种微妙感较好地呈现出来。而让孩子实现心中平衡的,无疑还是爱,同学间的爱、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爱,以及自己发自内心对世界的爱。
就像侯小阳总是喜欢观察蚂蚁,孩子们通过一件件微小的事物获得心灵疗愈和情感慰藉,绽放出熠熠多彩的生命之光。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各界对儿童文学有一种质疑: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似乎离儿童越来越远了。《我们光芒万丈》正是对这一质疑强有力的回应——它证明了只有真正俯身倾听、诚恳记录,才能创作出如此贴近心灵、震撼心灵的作品。当然,“低空飞行”仅仅是写作的状态,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往下深扎,往上高飞。对当下孩子的生活状态和现实处境,可以挖掘的东西还很多,我们期待更多像《我们光芒万丈》这样纯粹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