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IP运营是未来少儿出版从红海重回蓝海必由之路
——对话资深少儿出版人、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经理白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14
“怪物大师”跨次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办。
怪物大师周边奇幻魔盒。
接力社 供图
少儿出版IP运营的话题近来颇为火热: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接力出版社、三环出版社等少儿出版机构都发布了IP打造的最新计划;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上,诸多专家发言也都谈及IP。
谈得“热”,但做得究竟如何?国内少儿出版IP运营到底处于什么阶段,面临哪些困境,突破口又在哪儿?7月7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接力出版社,与接力出版社总经理白冰——这位有着40多年从业经历的资深少儿出版人,聊聊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与观点。
国内少儿IP运营还在起步阶段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少儿出版IP运营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了吧?
白冰:是的,他们已经做了近百年,有很多经典的IP形象,比如我们接力出版社引进的巴巴爸爸、蓝精灵。日本也做得很成功,像讲谈社等。他们一般是先出书,比如漫画书,火了后再拍动画,动画火了就进行周边产品开发。他们对于IP是一个系统的开发,在这个IP刚开始打造的时候,出版社、制片人、玩具开发商等方方面面的人就在一起,共同谋划IP的整体开发方案。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国内少儿出版IP运营情况目前怎么样?
白冰:还不成熟,属于刚刚起步阶段。之前有过个别比较有影响的案例,比如“蓝猫淘气三千问”,是民营书业公司做的,还有现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大中华寻宝记”。但总的来说,国内在少儿出版IP 开发上做得并不好。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做得不好是什么原因?
白冰:一是我们无法像国外一样,在IP 开始打造阶段就全产业链共同谋划。国内行业分工很细,出书的只管出书,做电视的不能做玩具,各自界限划分得很清楚,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也是如此,缺乏出版界或者整个IP打造各个产业链之间的共谋共筹。出版社在这方面能力有限,可能需要管理部门组织协调社会资源或者进行奖励扶持,鼓励大家共同做这件事。
二是国外作家一般给出版社授权图书版权时,也会把其他业态授权给出版社,由出版社来统筹。但国内许多作家还没有认识到IP打造对于图书本身的重要性,把更多精力还是放在书上。还有的作家可能对于其他业态授权要价太高,错过了IP打造的最佳时机,再谈就来不及了。接力出版社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国内作家中曹文轩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和他谈授权都很顺利,他更看重的是衍生的形态好不好,能否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三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经营方法,或者坚实的合作伙伴。我们出版社可以生产、创意文创产品,但谁来给你卖?比如卡牌,现在国内有几大卡牌商,但人家只做自己的形象,你的形象人家不接。还有现在的动画片公司更愿意自己做编剧,而我们一些品位非常好,也有广泛读者基础的儿童文学作品,却没有被改编。这也是少儿出版IP打造的一个困境。如果儿童文学或者童书资源和整个少儿文化生产链条共享,对于IP打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童书是IP的母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出版社在IP打造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白冰:出版社应该起到很重要的协调、组织、促进的作用。因为好的童书是IP的母体。如果出版社来扮演这个角色,对其他产业链成功会更有帮助。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什么样的少儿书适合做IP?
白冰:一是要有形象。IP打造大部分来源于形象,比如现在大火的Labubu。巴巴爸爸、蓝精灵也都是形象。实际上,儿童文学史上能够留下来的名著都有形象,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疯丫头马迪根》《木偶奇遇记》等,还有中国的《乌丢丢的奇遇》、“小绿人系列”、“大王书系列”、“快乐小猪波波飞系列”、《怪老头儿》、《小布头奇遇记》、《小兵张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这些都是形象。
二是能够满足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情感需求,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就像Labubu之所以火,是因为能够让感到孤独感的现代人在心灵上得到抚慰。
三是好的IP 一定是基于童心的创意。巴巴爸爸、蓝精灵、怪物大师都是如此。
四是有开放性的结构。它不是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而是可以不断完善、塑造、丰富这个形象。
少儿出版IP运营是长远之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接力出版社宣布开始“怪物大师”的IP打造,这是接力出版社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化IP打造吗?
白冰:是的。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广州玩事不工动漫文化有限公司、广东杰森娱乐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娃岛联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斗企鹅(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作者雷欧幻像和各方帮助支持下达成战略合作。首批“怪物大师”漫画即将在7月出版,“怪物大师”动画和卡牌、活版印刷书签和棉花娃娃等周边已经全面开始运作。这种跨次元的深层次、多维度开发,是“怪物大师”形象能够传得开、传得久的保证。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怪物大师”IP打造多久可以见效?
白冰:需要两至三年。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接力出版社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做IP吗?
白冰:文创产品开发和品牌IP打造是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要有专业的人才,还要有与书不同的考核机制。接力出版社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考虑。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现在看,做少儿出版IP运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白冰:是,对于出版社来说,机会很多,也不是能力不够,会受到机制的一些限制,比如投资风险的考量等,所以需要合适的契机。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立足长远,少儿出版社一定要做IP运营吗?
白冰:一定要做。智能化时代,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书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出版社要改变盈利模式、拓展盈利空间,IP打造是未来少儿出版业从红海重新进入蓝海的必由之路。而且有新媒体的赋能,IP打造比以往更容易。不过什么时候能够做得比较成熟,我无法预期。但将来对于出版社来说,一定是一种内容多种媒介立体开发。一个成功的IP,对于一个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