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南顶端新闻数资智库管理平台6月上线,首月完成66万条内容智能标注——
“顶端实践”全链条守护创作者权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03
顶端新闻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创新的典范,近年来通过构建“中央厨房”模式、推行“一端百面”等创新策略,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向平台型媒体的转型与发展。河南日报顶端新闻自主研发的数资智库管理平台也在日前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这家河南省级新型主流媒体在内容版权保护领域完成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系统性升级。
据顶端新闻聚合分发中心副总监沈威介绍,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标签标注、AI技术赋能、全链条信源管控等创新手段,与已运行一年的“顶端宝藏”数据库协同,实现了从版权保护、内容管理到服务支撑的全链条集成化运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平台上线首月已完成66万条内容的智能标注,推动创作者侵权案件同比下降超过30%,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版权保护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案。
从源头降低侵权隐患
据沈威介绍,顶端新闻数资智库管理平台是顶端技术团队打造的后台管理系统,具备智能扫描和标注功能。该系统可对平台内所有存量内容及新发布内容进行实时监测,不仅能实现内容的智能分类管理,还能对内容信源等关键要素进行识别。
记者了解到,在建设初期,顶端新闻记者编辑原创采集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由于缺乏系统的版权保护措施,在发布环节保护意识也较弱,原创新闻图被盗用、文字稿件被洗稿的事情时有发生。2024年,“顶端宝藏”数据库的建立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数据库汇集了顶端新闻及河南日报社旗下所有原创图片、视频资源,以及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的版权素材,为编辑记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内容支持。“每一份入库素材都完整保留了拍摄时间、地点、作者等原始信息,从源头保障了版权安全。”沈威说,目前,该数据库已实现智能检索、分类存储、权限管理等功能,同时,顶端新闻内容团队在制作专题策划、系列报道、图集等内容产品时,也会优先从“顶端宝藏”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以此确保发布的内容产品无版权风险,此举大大降低了以往“图片靠搜”所带来的侵权隐患。
“顶端宝藏”与最新上线的数资智库管理平台互补互助,形成顶端新闻内容生产和版权保护的“双保险”防护机制。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顶端宝藏”已收录34.5万份版权图片、视频及音频素材,数资智库管理平台累计扫描标注内容超过66万条。
“未来,平台还将实现版权风险预警功能,通过算法模型识别侵权内容并向后台管理人员给出处置建议,确保侵权内容得到及时处置。”沈威说。
建立预防性长效机制
作为汇聚数万名创作者的开放式平台,如何确保创作者使用素材的合法性,一直是顶端新闻平台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近几年,我们因创作者使用无版权素材收到的涉侵权函件较多,不仅影响声誉,也增加了巨大的运营成本。”提及过往痛点,沈威稍显无奈。起初,顶端新闻通过技术加持和人工巡查相结合,能够排查处置避免一批疑似侵权内容,但此举并不长久,需要从源头解决问题,建立预防性的长效机制。
在当下内容平台竞争中,谁具有首发权往往意味着谁具有版权优势。自今年起,顶端新闻在政务类账号的创作者扶持政策中特别强调对原创、首发内容的流量奖励和现金激励,还针对创作者文章启用“首发检测”功能,通过检测可以判定文章内容是否为全网首发,这一政策显著激发了创作者的积极性。
政策实施效果从数据变化就能看得出:今年1月、2月、3月,平台内标注“个人原创”的内容数量分别为17.2万条、18.3万条、23.6万条,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因创作者内容涉及的侵权案件下降明显,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30%。
“此项功能的加持,可以大大降低因非首发带来的版权风险,同时平台还可以此为依据对首发内容和创作者进行特别奖励,形成‘创作—激励—再创作’的良性循环。”沈威说。
针对传统媒体内容“互转”带来的侵权风险,顶端新闻已与新华社、人民网、新黄河、搜狐等30余家中央及省级媒体机构、商业平台签署版权合作协议,建立内容授权转载机制。“这不是简单的‘买版权’,而是构建版权生态共同体。”沈威解释,通过授权合作,平台每日可安全呈现近万条优质内容,既丰富了平台生态,又避免了版权纠纷。
合作模式还延伸至优质创作者邀约入驻——通过B端和C端运营团队主动对接,吸引著名机构与知名学者进驻顶端新闻平台,从源头确保内容合规。河南博物院官方账号运营负责人表示:“顶端新闻的版权合作机制让我们的原创内容得到更广泛传播,同时避免了第三方平台未经授权转载的问题,这种合作实现了资源互通与风险共担。”
在技术层面,顶端新闻持续完善信源管理体系,建立了动态分级管理制度,通过智能算法结合人工审核,定期更新合规信源库,对存在版权风险的信源实施抓取限制。“就像给内容入口装上‘安检门’,不合格素材不允许进入平台。”沈威形象地比喻,这种前置化管控让内容抓取的侵权风险明显降低。
提高媒体版权资产保护意识
当下,国内多数主流媒体正在经历系统性变革,对编辑记者的培养更加看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在沈威看来,采编队伍人员不仅要有编辑、校对等专业知识,还要有用户意识、市场意识、版权意识。
编辑在发布原创报道时,是否有意识在文末附带版权声明;记者拍摄的图片、视频在新闻发布中,是否主动添加水印;美术设计在制作海报时,能否确定海报上的字体不涉及侵权问题;在借助AI工具制作配图、海报等,是否留意AI生成的字体涉嫌侵权……随着全国文化出版产业化的高速发展,加之融合出版的兴起,沈威发现,主流媒体对采编队伍的版权资产保护意识、经营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缺失,相关的知识甚至成了媒体人的“盲区”。
今年,顶端新闻对全端编辑记者分阶段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遇到的案例分析普及版权法律常识,提升全员的版权意识,尤其是涉及字体、音频、二创视频等意识较为薄弱的方面。
除了学习培训,顶端新闻平台还出台了《顶端新闻多媒体资源使用规范》,把日常工作中的要求落地成为制度进行约束,这也大大促使全员在工作中注重版权问题。该规范从图片、字体、视频、音频四大部分细化了采编人员在使用素材如何降低版权风险,其中对新兴的AI创作领域特别作出明确规定,比如“字体使用规范”当中规定,免费的商用字体和付费字体可以正常使用,而通过AI技术生成带有文字的图等,务必确认字体是否会有侵权问题,AI生成的图片、文字、字体等需人工审核后方可发布。此外,顶端新闻还升级修订了《社区管理规范》,明确创作者使用AI创作的权利和义务,为管理数万创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顶端新闻在构建健康、可持续内容生态方面的决心和成效,同时也将版权意识深入每位员工,从各个环节降低版权风险。“未来,顶端新闻将持续升级技术手段,探索区块链等新型版权保护方式,为主流媒体发展打造出更多‘顶端样本’。”沈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