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让诗意在“烟火气”中生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30
作为古典诗词的传播者与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多年来活跃在书展现场,用充满激情和温情的讲述唤醒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江苏书展的相识,也正源于一场诗意之约。2021年夏天,他带着《康震古诗词81课》在苏州、南京、徐州三地讲授“古典诗词的魅力”,与热情似火的读者结下不解之缘。“江苏人的书卷气,不仅在笔下,更在眼神、话语和心灵里。”康震说。
“江苏书展是有文化温度的地方书展。”在康震看来,书展就像一座城市的文化温度计,“热不热,看读者有没有自发来读书、看书、买书、听讲座。”他坦言,近年来,每一次来到江苏书展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热力的持续上升,尤其是去年由江苏书展承办的“典耀中华赓续文脉”全省中小学生诵读大赛总决赛,“让人看到传统文化不是被束之高阁,而是真正‘活’在了少年儿童的声音里、生活中。”
这份“活”的文化,恰恰是他最关心的课题。今年带来的新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正是他倾注多年心血的成果。康震说:“我一直觉得每个喜欢苏东坡的人,都应该有权利写一本属于自己的苏东坡。”书中用12个章节,追踪苏轼包括高光时刻和至暗时分的人生轨迹,重点讲述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诗词作品。“东坡先生曾选择于常州终老,他还曾说‘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青’,我想这样的情怀,今天的江苏人读来,一定能心领神会。”康震说,从苏轼的人生起伏中读懂“人生突围”的哲学,是这本书最想带给读者的启发——“人生何尝不如苏东坡,一半山水一半风雨,但正因为如此,他才值得我们千年热爱”。
此次书展期间,康震将在苏州、无锡、南京举办3场主题分享活动,以“人人都爱苏东坡”为题,讲述大文豪如何穿越千年,依然与我们同频共振。7月5日,在主会场他将分享“苏轼与常州”,从诗词中的山水情怀谈到生命中的豁达境界。“苏东坡热爱常州,是因为那片土地让他感受到宁静之美。而我想,今天我们爱他,是因为他教会我们在沉浮之间保有从容,在挫败之后仍能风生水起。”
康震尤其重视诗词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结合。在他看来,书展如果只是图书的堆叠与展示,那只是形式的热闹;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让读者在书中找到生活的共鸣。他建议,未来江苏书展可以打造“诗词地理”互动系统,读者扫码便可听见历代诗人吟咏当地诗篇;又如可以开发“古籍活字”体验区,让每一个人都能亲手排印苏东坡的句子。“哪怕只是一张印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小纸条,也能让人把那份诗意揣进日常。”
在采访中,康震还提出了一个“烟火气”十足的想法——在书展上用苏州评弹演唱《定风波》。“你想啊,一边是千年前苏轼的词,一边是千年传承的江南曲艺,两者在当下交汇,这样的文化体验,是任何书籍都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