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赛道 构建新生态

作者:何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0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以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文化+科技”有效融合,将助力推动文化企业在未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瞄准未来方向,对标发展趋势。浙报数字文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数文化)董事会提出了“1335”战略行动方案,并围绕文化新质生产力重塑业务模式,开辟增长新路径,为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动能。

  政策指引:发展新赛道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进行战略部署,提出了中华文化数据库、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等8项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这些政策的提出,为浙数文化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指引。

  AIGC应用快速发展将成创新引擎。人工智能是当下最热的新质生产力,更代表着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在这一轮AI大变革中,无论文字创作、影音视频,还是广告营销、游戏产业,数字文化产业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窗口,都有机会在发展路径上与最新的技术应用相结合,推动转型升级。

  数据要素价值得以释放。数据要素已成为激发经济新活力的关键途径,它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正成为推动价值创新的重要源泉。随着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数据要素政策如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二十条》的实施,数据要素的价值正得到有效释放和利用。

  算力发展助力产业升级。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数据需要被处理和分析,需要AI算力助力推动。随着国内模型、应用不断地突破,算力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需要因地制宜抓住这一轮发展机遇。

  战略先行:“1335”行动方案

  浙数文化提出的“1335”战略行动方案,即聚焦一个目标: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文化产业集团;明确三个发展方向:“数字文化+”“数字技术+”“数据运营+”;确立三条发展路径,聚焦五大任务,是其作为文化企业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战略。

  发展放在首位。浙数文化将通过发展扩大市场版图、提高市场份额、加强技术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提升浙数文化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用好资本手段。上市公司发展要用好资本手段,坚持资本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根据发展和投资需求,活用资本工具手段,丰富投融资工具箱,建立良好的资本生态。

  发挥市场作用。作为国有控股的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依托“国有体系+市场化机制”的优势,直面市场竞争,通过市场的高效资源配置机制来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激励机制,释放团队活力,提升公司活力和效率。

  同时,还要聚焦五大任务。一是数字文化板块构建“以数字连接美好生活”业态。继续优化数字文化板块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数娱主业,打通用户,构建起以数字文娱为核心,数字体育、数字文旅、数字艺术等协同发展的智能数娱生活新业态。二是持续培育“数字技术+”矩阵。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数字技术+”矩阵产业公司的培育力度。持续培育孵化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杭州富春云科技、杭州城市大脑公司、智慧网络医院等连接美好生活类的数字应用项目及公司,以开放的生态思路,立足“开发+服务”模式,聚焦商业价值,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三是应时布局数据要素生态链。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平台将继续通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协助相关部门构建浙江数字要素生态体系,推进服务数商,围绕数据要素生态,不断拓展新业务。四是积极探索新兴赛道,择机跟进。积极探索AI联合应用实验室等智库、研发项目,研究跟踪新兴市场的发展机会,布局新业务新赛道。五是进一步优化投资布局。加强与主业融合联动,聚焦主业,围绕文化新质生产力开展新赛道投资。

  成长体系:探索多元化策略

  立足“3+1”战略格局,需要探索综合运用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人才培养、产业孵化、数据流通和文化融合等多元化策略,致力于形成一个全方位、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成长体系,为战略落地提供支撑保障。

  创新驱动,发挥研发牵引作用。浙数文化旗下6个通过正式备案的垂类大模型和算法,具备大力推广应用的条件。通过设立AI应用联合实验室,将最新的AI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创新融合应用。利用AI算法优化数字文娱和游戏体验,积极推动AI技术与媒体场景、社会治理、数字文旅、数字医疗、智算节能等多元业务领域的创新融合,赋能多应用场景升级,打造浙数文化AI应用矩阵。2024年11月,浙数文化旗下战旗网络与“通义”大模型携手上线创新文化智能体——45°APP,以“探索生活每一度”为品牌理念,致力于创新挖掘本土文化,满足城市人群探索户外、郊游、徒步、露营、看展等多元文化的服务需求。

  资本助力,加大基金投资。浙数文化将加大围绕“数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金投资,聚焦于先进数字科技技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领域,2024年已参与浙大科创旗下概念认证基金项目和国产TPU算力服务项目等。

  打造云算力中心。通过自行投资与联合资源方、运营方相结合的方式,浙数文化致力将北京富春云算力中心打造成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基地;同时聚焦IDC节能,启动开发AI智慧节能平台建设。

  产业孵化,创建一体化平台。依托浙报数字文化科技园,浙数文化全力打造“陪跑—孵化—加速”一体化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孵化器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

  数据流通,推动发起组建“数商联盟”。协同主管部门,浙数文化推动发起组建“浙江数商产业联盟”,旨在成为具有政企信息枢纽、浙江数商之家、深化数商赋能等功能的联盟组织,扩大“浙江数商”品牌影响力,建设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枢纽,助力形成浙江省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良性生态圈。

  数字人才培养,打造首席技术官成长生态。发挥浙数文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大力培养数字技术人才,通过联合共建、定向引进、技术共享、相互赋能,提升传媒科技人才的专业度、创新力及服务支撑效能。同时,通过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为公司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文化融合,打造智力运动馆。围绕浙数文化数字文娱生态,打造集智力运动、文化交流和科技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数字文娱中心,提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在数字经济全力演进的时代,创新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未来已来,浙数文化将坚持新时代赋予的文化发展使命,积极回应时代赋予的新机遇,满足更多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美好需求。

  (作者系浙报数字文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