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恶意营销,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作者: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8


  打击恶意营销不是一时之举,而要久久为功。只有让真实、正义、善良成为平台的“流量密码”,让优质内容更多地曝光,才能为亿万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营造一个绿色、健康、有序的精神家园。


  明明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却非得装成潦倒悲惨的模样;明明是家庭和睦,却非要装成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段段或是“泪眼婆娑”或是“怒目相对”的短视频背后,是镜头前反复排演的“剧本杀”。这种赤裸裸消费同情心、操纵情绪值的摆拍乱象,不仅污染了网络风气,更挑战了道德底线。4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突出问题,释放出重拳整治网络乱象、守护清朗空间的强烈信号。

  短视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巨大的流量利益诱惑下,部分创作者背离初心,不惜以虚假摆拍博取眼球,以编造情节骗取同情,以低俗内容牟取点击,甚至用断章取义的手法制造社会对立、引发网络戾气。这些行为侵蚀着主流价值的根基,动摇着社会信任的基石。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短视频也不是监管盲区。对此,此次专项行动聚焦四类突出问题,靶向精准,措施有力。一方面,对“悲情卖惨”“伪装助农”“包装人设”等恶意摆拍手段坚决打击,纠正利用公众善意谋取私利的歪风邪气。另一方面,对借助技术手段篡改图像、拼接语音,炮制“权威解读”的虚假信息传播链条全面清剿,防止谣言以“知识科普”面目混淆视听、误导群众。

  净化短视频内容生态,既要“有治”,也要“有为”。此次专项行动提出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督促属地短视频平台完善审核机制、算法推荐、流量分配、营利权限等关键环节的治理规则,不让“劣币驱逐良币”,不让“博眼球”绑架主流价值。

  从“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到“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再到此次“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中央网信办持续推进网络生态系统治理,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与关切,推动形成内容向上、价值向善的清朗氛围,已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坚强保障。

  打击恶意营销不是一时之举,而要久久为功。只有让真实、正义、善良成为平台的“流量密码”,让优质内容更多地曝光,才能为亿万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营造一个绿色、健康、有序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