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如何重主题更重艺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18
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额吉的河》作品研讨会近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春日之下,现代文学馆的海棠、玉兰、樱花争俏枝头。夕阳下,微风阵阵拂过,或粉或紫的花瓣纷纷扬扬撒落一地。站在树下,任由花瓣落在发梢,静静感受着春天的馈赠与抚摸,《额吉的河》的策划出版过程,如电影镜头般一个个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从陌生到熟悉
由一生二
最开始知道作家许廷旺,是阅读他的短篇动物小说《救狼》,故事具有浓浓的原野气息、深厚的悲悯情怀,让我心头为之一颤。此后陆续阅读了他的长篇小说《风之子》《雕花的马鞍》《我们是安达》等。对于曾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我来说,长于草原童年书写的许廷旺有很多作品都让我感到亲切,沉浸其中,仿佛回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一次次重新体验了草的清香、羊群的移动、天空的湛蓝、天地之大……
后来,在我社社长熊炽的引荐下,我与许老师建立了联系,并得以担任其长篇儿童小说《送绝影回家》的责任编辑。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得知许老师准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历史佳话为背景创作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儿童小说。为此,他已准备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虽然我是“80后”,但这个题材我并不陌生。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电视剧《国家的孩子》等,全景式地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同胞响应党的号召,在艰苦岁月中倾心养育南方孤儿的过程。此外,其他同题材文艺作品也有不少,报告文学如《三千孤儿入内蒙》,图画书如《草原深处的家》,等等。但从儿童视角切入、具有厚重感的儿童文学作品尚未出现。我坚信,从小接受草原文化熏陶与浸润的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书写发生在科尔沁草原上的故事,定能凭借其独特生命体验,以“不混淆于他人的叙述腔调”,深入生活肌理,写出一部优秀的儿童小说。于是,我当即向许老师发出了合作邀请。
相互砥砺
注重文本打磨
拿到《额吉的河》的初稿后,编辑部全情投入书稿审读中。我们非常欣喜,许老师没有陷入主题写作概念化思维,坚持文学本位。视角上,他跳出同类题材文艺作品借助典型人物的视角全景式复述历史的窠臼,从“国家的孩子”这一独特的儿童视角切入,用三个孤儿的故事见证“三千孤儿”这一大群体的成长故事,通过小家庭的融合来体现蒙古族同胞的纯朴、善良、包容与大爱;人物形象塑造上,正反面角色设定合理,三个孤儿因年龄、性别及经历差异,各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情感上,“深沉、细腻、真实的内在情感如涓涓溪流一直弥漫整部作品,字里行间读来很入心”;语言优美,且洋溢着诗性之美……
出于打磨精品、出版经典的初心,我们大胆地从文本结构、情节冲突设置、对草原生活细节的发掘,以及对河流这一主题意象的设定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修改建议。业已在草原童年书写园地耕耘20余年的许老师,非但没有因我们审稿意见繁多而不悦,相反,他还将意见“打印出来,仔细揣摩”,然后不厌其烦地与我们通话,探讨修改的方向。
经过反复打磨,数易其稿,作品有了现在的结构:全文分为上、中、下三部,每一部开篇(用楷体字排版)如电影般播放着一个“未来镜头”,悬念感十足;再按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用宋体字排版),随着叙述的深入,悬念也得以揭开。情节冲突设置上,加强了三个孩子初到草原时的各种冲突描写,如与陌生环境的冲突、饮食方面的不适应、语言上的不通、心理与情绪上的落差等;打破完人设置,强化三对父母因为孩子产生的矛盾,如实地呈现了不同草原夫妻选孩子、挽留孩子时内心的盘算,再通过情节推进对矛盾加以化解,等等。艺术性方面,紧扣书名中的“河”,深挖河流意象,如在主人公心理发生重大转变的地方,有节奏地嵌入河流的意象,让它如母亲、母爱一般陪伴着三个孩子成长,提升河流的意蕴……
精益求精
追求绘画与装帧艺术性
书稿定稿后,编辑团队将重心放在了插图绘制上。我们坚信好的插画会提升儿童小说的感染力。为更好地表现科尔沁草原的辽阔与壮美、蒙古族的风土民情,让插画与作品相得益彰,我们特邀长于边地风貌刻画的知名插画家颜青老师操刀。
在绘画领域深耕数十载的颜老师,随许老师深入草原获取一手素材。书稿中,从所描写的勒勒车的形态到泥房子的结构、夕阳下河流的颜色、蒙古族服饰的特色、草原孩子的发型……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地还原。事实证明,艺术手绘,佐以水彩上色的插图,让成书更加亮眼。
后续在装帧设计上,我们也没有放低要求。前期在封面主图绘制阶段,我们就跟颜老师商量,要着力体现草原的辽阔与河流的蜿蜒——从近处向远方,寓意着从南方流向北方,在人的心灵之间流淌。中期在封面设计上,我们和设计师探讨,要借鉴荣获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封面设计逻辑,将封一和封底结合起来设计。后期为封面选纸,我们几经对比,选择呈色效果好,且让成品富有肌理感和文艺气息的高阶细格纸……
最终,在编辑、作家和插画家的多方努力下,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具有深刻情感力量和鲜明艺术特征,同时富有哲学性、文学性的《额吉的河》顺利出版。作品出版后,深受各界关注,并取得了一定反响。
“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那些曾深深感动过少年儿童的作品,将使人终生难忘且受益一生。我相信,《额吉的河》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愿当下每个孩子的心间都持久地绽放这样一朵民族友谊之花。
(作者系江西教育出版社希言工作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