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插画家说
以绘本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魅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14
中外嘉宾共同祝贺九儿(前中)获得第二届“卓越大师·中国”大奖。九儿 供图
在春日的意大利博洛尼亚,中国插画家九儿捧回了第二届“卓越大师·中国”大奖。“大胆涉足不同题材,是我对生活的广袤与深邃的诚挚致敬。能获得这个奖项,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激励,激励我继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准,探索更广阔的艺术领域。”载誉归来,九儿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多元风格
凸显画家个人特质
在参加博洛尼亚童书展期间,九儿不停地走、不停地看,将美好的事物收集在心中,回去后慢慢消化,积累创作的养料。
最让九儿印象深刻的是书展期间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今年新增了‘下一章节咖啡馆’,与传统的‘插画师咖啡馆’‘内容咖啡馆’‘翻译咖啡馆’一起,为参与者提供更多交流空间。”九儿介绍道。
“卓越大师·中国”画家系列活动中,九儿带来了一场以“万物皆有故事”为题的陶瓷装饰工作坊活动,“各国插画师很喜欢我从中国景德镇带来的瓷胎,他们的绘画非常有设计感,都画出了自己满意的瓷器,我把这些瓷器送给他们作为纪念。”她向记者分享道。
本次书展上,中国童书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活力再次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中国插画展区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拍照。九儿特别关注到书展上的多元风格插画,“最大的特色是画家个人的风格十分突出,包括在‘插画师生存角’中,这样的特点也尤为明显。”
得奖有运气
创作是必然
作为第62届博洛尼亚童书展的重要活动,“卓越大师·中国”由意大利博洛尼亚展会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北京思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致力于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中国原创插画师,推动中国原创插画绘本走向世界。
“九儿的独特之处在于,她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多种叙事风格和技法之间自由转换。她的作品融入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体验,并且始终能够注入新的视角,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有评委如此评价。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九儿认为:“得奖是一种运气和机遇,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偶然事件,但创作才是必然。”2012年,她从从事10余年的雕塑创作转向图画书领域,由此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我一直坚持绘画风格与题材的多样化,不重复自己,而这个奖项认可了这种不断探索创新的创作精神和理念。”九儿表示。
12年间,九儿产出了18本书。绘本创作让九儿找到了新的表达出口,她的作品大多围绕家乡东北黑土地上的生活展开。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中透着想象与温情,地方特色与民族气息浓郁。《妹妹的大南瓜》《鄂温克的驼鹿》《十二只小狗》《鄂伦春的熊》《大象的旅程》等作品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其中,《鄂温克的驼鹿》已经输出1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外摘得多个奖项。
“绘本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跨越年龄、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触动人们的心灵。我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全面地表达我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九儿对记者说道。
跟着心走
追求美好事物
在一些国外的展台上,九儿也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她还遇见了合作过的外国出版人以及读过她作品的读者,大家对她的作品印象深刻,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对于海外读者,我最希望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无论是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还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共通的情感与价值观,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提到,多年来,自己“跟着心走”,一直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创作作品,鲜少研究市场。
这种贴近内心的叙事,是从《鄂温克的驼鹿》开始的。小时候的她生活在吉林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上学时要穿越科尔沁草原,草原的草特别茂盛,齐腰深的牧草壮丽无比,但现在再也找不到那个时候的草原了,我对这些曾经存在过现在却消失了的美好特别惋惜,我想把它们留下来给现在的孩子看。”九儿告诉记者,像《鄂温克的驼鹿》《鄂伦春的熊》讲的都是过去狩猎的故事,“那些生活在森林里的人才是真正与自然接触的人,他们对待自然的观念与生存理念,放在现在也不过时。相比之下,书卖得好不好并不重要,如果有孩子因为这样的故事而开始关注自然,那就足够了。”九儿说道。
面对海外读者,九儿不仅希望他们通过中国原创图画书作品了解到,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还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现代社会。“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绘本这种艺术形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让读者们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共通之处,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她告诉记者,未来将带着“卓越大师·中国”殊荣继续前行,不断探索绘本艺术的无限可能,希望能为中国绘本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