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心灵的花园
——读《新民晚报·夜光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8
我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开始阅读《新民晚报·夜光杯》的,剪贴过其中很多文章。很多年过去了,我对这个副刊专栏一直情有独钟、心存敬意。我理解,“夜光杯”的“夜”,是夜深人静的“夜”,是雨打芭蕉夜、禅房静夜思的“夜”,是适合心灵对语、内心独白的夜晚。“光”是星光,闪闪点点,谈人生、说见解,讲知识、摆道理,每一缕亮色都是星之语、心之光、路之灯;“光”也是月光,流泻在千万作者的笔尖、心尖,洒落在亿万读者的床前、心田。“杯”是酒杯的“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夜光杯”给了我们一个举酒望明月、会饮三百杯的时空。这个“杯”也是茶杯的“杯”,抒情当须有酒,思量不能无茶,水流清影茶暗香,桃枝竹里试茶杯,是宁静怡然的环境、读书冥想的意境。捧读“夜光杯”,品茗析美文,如入桃花源里,邂逅五柳先生,会有各种美好的遇见。以上,是我对“夜光杯”三个字的理解,难免失之粗浅。它可以是这个社会很多人的心灵花园,至少是我的。
“夜光杯”创办近八十年了,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常做常新,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创造了新闻界和文化界的品牌奇迹。当一种存在被长时间地需求、广覆盖地关注的时候,它的合理性、经典性就不证自明了。“夜光杯”有着鲜明的文艺性、知识性、情趣性、大众性,保有着历史的含量、文化的味道、时代的气息,呈现着市井风情、世态百相,或者悟言于一室之内,或者放浪于形骸之外,雅俗共赏、少长咸宜。文人士子钟情于它,因为它雅;寻常百姓喜爱它,因为它真。五光十色的“夜光杯”映照着人世的水光山色,它无限地贴近了生活的原生态,是社会的高质量写真。八十年的画面连缀起来,浩浩汤汤,色彩斑斓,是一幅中国社会旷世之“清明上河图”。我相信,所有的读者对这样的图景有亲近感、熟识感和体验感,对“夜光杯”有体己感、治愈感和期待感。
文化百花园,社会大观园。漫步在“夜光杯”的花园里,移步换景,触景生情,读文章、看众生、想自己,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洒脱,又有一种举轻若重的厚实。大作家、大文人、大学者通过小文章、小视角、小叙事的亲密倾诉,让你听到深情的表白、精微的表述和高格调的意志表达;平民百姓通过对凡人琐事那些小感应、小感悟、小感情的娓娓叙说,让你感知到大时代、大社会、大人生中那一记记的脉动与心跳。文雅之士用心血、智慧和情感浇灌的思想庄园披满泼辣辣的绿荫,芸芸众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社会的憧憬让心灵的叶芽在萌发、在疯长,你能听到泥土的呢喃、花开的声音。这是“夜光杯”坚守的品质、品质的珍贵,当今中国需要这样的心灵花园。
灼灼其日晖,烁烁其夜光。大家造就了“夜光杯”,“夜光杯”也成就了大家。“夜光”是明月之珠璀璨,而不是夜光之璧暗投。今天的“夜光杯”是盛开在新闻纸上和互联网上的文化之花。说它是某一种文体,似乎把它说小了,说单薄、单一了。它是新闻体裁也是文学题材,是文化天地也是文史园地,是小品文、小随笔、小画像、小作文,但从中能读出大天地、大格局、大气象、大宇宙;它创造了以文化人为创作主导、以平民百姓为书写主体、由大众参与主笔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产品创作范式,创造了有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之用,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功的“夜光杯体”,是一代代“新民晚报人”守宗旨之正、创时代之新的成功范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八十年的栽培、浇灌、呵护,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那么丰沛的读者情感和粉丝热帖在奔涌,那么丰盈的智慧和灵感在闪光,那么丰赡的文化知识营养源源不断地在注入、在输出,所有汗水皆成金,一切辛劳都值得。“夜光杯”是成长性的精神园地、阳光般的心灵花园、葱茏一片的文化苗圃。有心插柳,有口皆碑,“夜光杯”是扎根于百姓、深植于读者情感中的一座心碑,是峙立在时代长河岸边的一尊文化的路碑。
这是我对“夜光杯”的理解。祝心灵的花园芬芳葳蕤,花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