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吉林省白城市:
织密“护苗网”相伴新学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3
吉林省白城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化身“故事大王”,以生动鲜活、妙趣横生的语言,走进校园向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精心筹备的法律小故事;白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的民警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发放宣传品和《致全市中小学生、少年儿童的一封信》,带领同学们学习常用交通标志;白城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开学季“扫黄打非”专项检查……为扎实推进“护苗”专项行动,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白城市积极探索新形式、多角度的“护苗”行动,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普法“乐”翻天 安全“警”相随
日前,白城市司法局携手市教育局积极开拓校园普法新思路,一场充满创意与趣味的普法活动在毓才实验学校小学部热烈开展。活动巧妙融入丰富多样的趣味元素,引导学生运用法律视角洞察校园生活,主动探寻其中的法律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法律知识。
从日常生活中令人担忧的网络沉迷现象,到校园里至关重要的防范校园霸凌问题,这些故事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不着痕迹地将法律要点巧妙传递。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同学们竞相作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了法律知识,对法律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白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民警走进白城市海明小学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讲活动。民警以“一盔一带、安全常在”“远离汽车盲区”等常用交通安全知识为切入点,以有效预防、遏制涉学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为着力点,以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为立足点,根据开学季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学校周边交通路况,结合学生日常出行实际和典型涉学道路交通事故,重点剖析不戴安全头盔、不系好安全带、闯红灯、骑乘非法改装电动车竞速飙车、逆向行驶、乱穿马路、跨越隔离护栏、在汽车盲区玩耍等危险动作的危害性和严重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模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安全出行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远离各类交通乱象,切实做到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锁定重点有目标 扎实行动有成效
白城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白城市始终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重点难点,坚决扫除各类文化垃圾,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年组织召开“扫黄打非”工作会议、联络员会议、重点案件研判会议等,专题研究部署“扫黄打非”工作,制定《白城市“扫黄打非”工作机制规则》,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制度保障,锁定工作重点,切实提升工作实效。
白城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开学季“扫黄打非”专项检查。工作人员还为经营业主宣传讲解“扫黄打非”相关政策,传播文明经营、守法经营理念,不断增强“扫黄打非”自觉性。同时督促各文化经营企业自觉落实主体责任,积极举报涉“黄”涉“非”问题线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白城市打好未成年人保护“持久战”,持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治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第一堂课方式宣传“扫黄打非”的知识,在春秋开学季等时间节点,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检查。他们坚持网上净化和网下清查相结合、日常监管和明察暗访相结合,深入开展年度专项整治行动。公安和网信部门强化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等监测,常态化开展网上排查,清理打击网上有害信息,确保网络文化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白城市始终以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多举措扎实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扫黄打非”成员单位通过“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普法图书角”“AI普法短视频”等多样化形式,以独特的宣传视角,激起未成年人的浓厚兴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白城市还积极探索“扫黄打非”多种宣传途径,坚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结合4·23世界读书日、知识产权宣传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等专项行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版权保护、“绿书签行动”、普法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活动。
白城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多平台分别开设“扫黄打非在行动”“护苗”“绿书签行动”等专题专栏,广泛宣传“扫黄打非”政策法规、目标任务、典型案例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扫黄打非”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