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辽宁扎实开展春季“护苗”行动,各地连续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
“四步”育新苗 协力护成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3
3月13日,共青团丹东市委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新学期到来,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辽宁各地以春耕“四步”工作法为牵引,聚焦法治教育、安全防护、素质提升、环境净化四大领域,在全省范围内掀起春季“护苗”行动热潮,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喷洒“法治药”维护合法权益
“哪吒、敖丙破坏无量仙翁的天元鼎是否需要负法律责任?”“敖丙附身哪吒,代替他参加升仙考试的行为对吗?”
在辽宁省朝阳北票市蒙古营镇塔营子小学和巴图营乡大夫营村小学,北票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团队成员贾妍、李得雨围绕替考作弊、故意伤人、正当防卫等内容,将现象级国漫电影《哪吒2》与法治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春封一层药,秋少百茬草。”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在全省“护苗”行动中,法治教育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全省各地教育部门与法院、检察院以及有关法律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共同织就严密的法治保护网。
“现在宣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并公开道歉!”在朝阳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模拟法庭上,由学生扮演的“审判长”庄严宣读判决书。这场改编自真实校园欺凌案的模拟庭审,让现场200余名学生、家长及老师直观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据了解,为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辽宁各地举办了一系列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主题开放日和法治宣传周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让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3月13日,共青团丹东市委联合市人民检察院走进丹东职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市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负责人逄燕妮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讲解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带动现场1300余名师生掀起了校园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热潮。3月18日,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兴城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兴城市羊安满族乡人民政府,在羊安满族乡中心小学开展“检教同行护成长,法治护航开学季”法治进校园活动。
类似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正如春潮般在辽宁大地涌动不息。
播撒“安全种”筑牢防护屏障
深耕安全土壤,培育健康幼苗。辽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在“护苗”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中,将安全教育视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地学校与社区携手公安、消防、卫生等多部门,创新开展了一系列以“安全”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真实场景模拟和寓教于乐式互动游戏,将消防安全实战演练、交通安全知识科普、心理健康辅导等多维度安全教育内容融入校园。这种沉浸式教学模式,让青少年在生动有趣的实践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将安全知识与技能内化于心,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过马路先看哪一侧有没有车?”“骑行佩戴头盔到底有没有用?”3月3日,丹东东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走进碧海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观看安全教育片、“大家话安全”等形式向师生们讲解步行、骑行、乘车的注意事项。有的学生家长欣慰地说,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还学会了主动提醒家长注意安全。
3月4日,盘锦市双台子区消防救援大队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走进长征小学。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消防宣传人员结合近期国内火灾事故案例,深刻剖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危害,详细讲解校园防火、灭火常识,以及如何报警、如何逃生自救、如何扑救初起火灾等知识。之后,师生们参观了消防车辆和器材,体验了消防员的工作环境,近距离感受消防救援行业的特殊性,师生们在宣传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向孩子们播撒安全意识的种子,不仅能引导他们成为安全知识的传播者,更能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每个家庭提升安全素养,为孩子们在全社会构筑起守护健康成长的坚实屏障。
浇灌“成长露”促进全面发展
青少年的成长如同幼苗破土,需要阳光雨露的全方位滋养。在“护苗”行动中,辽宁各地牢固树立“大护苗”理念,积极打造“护苗”品牌活动,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养分”。
各地创新推出“成长实践套餐”,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红色研学之旅让历史课本中的英雄人物鲜活起来,非遗文化传承实践让青少年亲手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金牌少年领读人活动用镜头传递书香,文艺汇演舞台则成为青春风采的秀场。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开展的“听雷锋故事,践行雷锋精神”主题活动尤为亮眼。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聆听《雷锋日记》、观看雷锋事迹纪录片、参与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深刻领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共青团营口市委联合多部门开展“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用爱心浇灌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共青团鲅鱼圈区委联合区慈善总会和公益团队开展“牢记习爷爷勉励语,争做新时代小雷锋”爱心捐赠活动,让雷锋精神在爱心传递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在强化精神滋养的同时,各地更加注重依托“绿书签行动”培育核心价值观。锦州市太和区通过“太享和你一起”公益服务,为平和小学师生开展出版物辨识培训,筑牢抵制盗版的思想防线;鞍山海城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举办“绿书签护苗成长”主题活动,通过经典诵读、读书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绿色阅读习惯;沈阳市法库县“护苗·绿书签”主题讲座走进丁家房镇中心小学,既科普AI技术辅助阅读的实用技巧,也警示人工智能时代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学生代表李雨霏说,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和阅读带来的便利,未来会积极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探索更加高效、有趣的学习方法,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守好文明上网的底线。
灭除“病虫害”净化成长环境
在辽宁“护苗”行动矩阵中,净化文化环境如同春耕时的防虫除害,正在开展的各类“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构筑起守护青少年精神家园的铜墙铁壁。各地以“零容忍”态度重拳出击,针对网络空间展开深度清理行动,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双管齐下,对含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的网站依法予以封堵,为未成年人构筑起清朗的网络屏障。
基层“扫黄打非”站点化身普法前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将法治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大连市开展的“开学季”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检查颇具示范意义,执法人员深入书店、文具店等场所,既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又向经营者普及法律法规,这种“执法+普法”的组合拳,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生态。鞍山市高新区多部门联合作战,对校园周边书店、文具店、图书馆等重点场所进行专项执法检查,这种常态化监管机制的形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了法治保护伞。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专项整治并非简单的“一阵风”,而是逐步构建形成“机制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常态化治理体系。春耕不辍,“护苗”不止。记者通过走访辽宁多地也发现,从网络空间的深度清理到出版物市场的铁腕治乱,从校园周边的专项整治到基层站点的普法深耕,辽宁各地正以机制化运作铸就长效治理盾牌。正如春耕需持续除草保墒、播种施肥、雨露滋养、防虫护苗一样,只要持之以恒,当法治阳光普照校园,当清朗文化浸润童心,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必将托举起更多向阳生长的青春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