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少儿美育读本》专注少儿美育传播
打造趣味读本,为少儿美育“播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1
3月,春和景明。《美术报·少儿美育读本》(以下简称“美育读本”)带孩子们领略经典绘画名作、民间艺术、生肖文化、温暖手作,以美育之名开启早春之旅。
如何为少儿美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面对媒体改革转型期的《美术报》一直在探索和思考这个问题,“美育读本”是一次有益实践:针对少儿美术教育现状,也从自身发展需要考虑,将着眼点放在少儿身上,创办一份专属于少儿的美育读物,既顺应时代,也符合自身专业特长,并且具有社会效益和媒体改革发展的探索意义。
以专业素养打造少儿美育读本
美育从小抓起,是引领孩子全面成长、心灵升华的首要途径。然而,目前少儿美育读物大都以单一的教材和童话故事绘本为主,虽然孩子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但缺乏综合性的全面读物,报纸多版面连续性的特点,正好能弥补这方面的短板,集合优势,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从2022年6月开始,由《美术报》创办的集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美育读本”正式出版发行,一月一期,为孩子们送去“美”的滋养。它不仅是青少年遨游艺海的一叶方舟,用它去发现和创造美;更是美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提供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思维,助力教师团队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它还是家庭美育的黏合剂,通过亲子共读的形式,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营造温馨的教育氛围。此外,它还成为串联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纽带,促进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如何让小朋友一拿到报纸就立刻喜欢看?“美育读本”用视觉盛宴开启美育之门。每一期封面约请全国美院老师以及插画绘本专家根据主题绘制,充满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和童趣,总能一下子就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如2025年1月期封面选用了知名插画家阿梗的《家宴》,封面以红色作主基调,通过打开的落地门鸟瞰的视角,描绘了一家人正在吃年夜饭,桌上摆满各种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门外还堆着小雪人,一派其乐融融的合家欢景象。这对于许多小朋友来说是熟悉的场景,更能感同身受,不仅从视觉角度抓住孩子们的目光,还让他们从图像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
考虑到少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美育读本”还充分运用跨页设计、自由版式等多样化手法,采用明亮活泼的色彩、创意十足的图案设计,既丰富视觉效果,又增加阅读趣味性。
“美育读本”的创办不但为美育打通了贯穿人一生的渠道,在纸媒受新媒体冲击严重的当下,亦具有阅读习惯的重塑和培育功能,为《美术报》小读者的梯队形成打下基础。
以“爱”之名搭建美育栏目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有爱的教育。从高端的理论引领、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验,到小朋友的“自说自画”,“美育读本”以“爱”的名义将触角伸向少儿美育的四面八方。栏目设置均致力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趣味,寻找美的能量,探索美的真谛,并以美的形式呈现和传播。
“美育读本”每期用优质选题打造精品,深耕美育园地。这其中有几个重点栏目值得一提,如《小咖秀》和《艺启秀》栏目,为无数热爱艺术、怀揣梦想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平台。它也是《美术报》“未来艺术家种子培养计划”的重要路径。这些栏目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更是一个发现和挖掘艺术新星的摇篮。在这里,孩子们用他们的作品诠释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同时,美育专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孩子们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掘潜力,提升艺术水平。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石,也是美育启蒙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特别开设了《亲子美育》栏目,展现家庭美育的多元面貌,深入剖析家庭美育的核心理念、实施策略及实践案例,帮助家长深刻理解美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并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希望通过分享这些多元的家庭美育视角,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思考框架,共同营造出充满温度的家庭美育时光。
另外,在《大咖说》栏目中,专家教授从专业高度解读美育焦点,关注美育教研最前线,解决美育工作者的困境和难题。《艺小史》栏目以赏析中国古代名画,探索文物世界为主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艺术史,让小朋友从小就能了解古代经典作品和文物。这些内容涵盖了少儿美育中涉及的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学校、社会和家庭美育的方法和意义;分享有趣的艺术知识,展现丰富多彩的少儿艺术生活和风采,让小朋友们始终能以一颗好奇之心去追寻和探索世界。
以丰富载体传播美育种子
“美育读本”的创办,其产生的影响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多元的。首先,建立美育示范基地是其一大抓手。“美育读本”作为传统纸质刊物,必须进行推广才能获得受众,所以编辑团队立足浙江、辐射全国,建立了100多个美育示范基地,让美通达四方。
宁波市的美育一直走在浙江乃至全国前列,“一生一技、一生一艺”行动、“宁波美育名家进校园”等创新做法让宁波特色美育品牌十分亮眼。于是,“美育读本”联合宁波美术学校、宁波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等10家单位成立了“美术报美育示范基地”,这既是美育普及实验的一个阵地,也是“美育读本”的一个垂直通道。在各个美育示范学校里,“读本”成为流行读物,是孩子们的“精神点心”。
此外,主创团队持续致力于以“美育读本”为载体,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儿童共享优质美育资源。如主创团队成员随“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踏上中国美育行,前往贵州黔东南地区,将“美育读本”亲手送到了从江县丙妹镇岜沙小学、榕江县寨蒿镇扒王村太平小学、凯里市第四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手中,为黔东南的孩子们播撒下艺术的种子。
在海宁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办、浙江省基础教育类名师工作站等共同主办的“浙里山海美育共富名师名校长论坛”上,“美育读本”主创团队与浙江省曹建林名师网络工作室联合倡议,计划今年在浙江的山区、海岛及农村偏远学校搭建100个美育“悦读”角。
从东海之滨到云贵高原,“美育读本”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社会美育的底色。在孩子人生起步的时候,“美育读本”就是为他们精心种下的一颗美的种子,发芽、长大,以美唤醒美,以美滋润美,以美成就美,以美陪伴成长。这就是《美术报》创办“美育读本”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