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笑声吞没思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1

  置身于当下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便利性与思维深度的丧失同步发生,信息扩散更甚往昔。将目光投向生活当中,列表中不断新增的公众号,可曾认真读过?社交平台收藏的内容是否有过回顾,还是已陷入“收藏即学习”的自我安慰?回顾逝去的一天,有多少时间沉溺于娱乐中呢……我们沉浸于娱乐的海洋,满足于浅尝辄止,看似更容易获取知识,实际上却只是在知识表面上滑行。

  不可否认,娱乐的确会为我们带来惬意与放松,但当娱乐替代思想,我们于无声无息中享受“愚乐”,迷失于空虚与浮躁,亦如尼尔·波兹曼之语“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何发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网娱不能虚无,生活应在当下;纾困不在别处,仅在自身。拆解“娱乐至死”的困局并不是完全摒弃娱乐,而是要警惕娱乐的过度侵蚀。一方面,应给娱乐设“闹钟”,避免沉陷其中、无法自控;另一方面,每天留出时间深度阅读,锻炼思考“肌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无法主宰工具,那么泛娱乐化的传播媒介将会成为吞噬我们认知能力的“数字饕餮”,食人之思想、理性,还之以钝感、无力,当我们沉醉于科技的红利时,也应警惕不假思考、玩物丧志的工具依赖。

  (3月18日 红网 邱焕娇 张素素张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