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自有千钧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8
3月6日,林宇熙(左四)在福建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中进行采访。
“得益于泉州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包容和留才育才政策的支持,让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外来妹不仅站稳了脚跟,把孩子送到城区读书、把老人接来养老,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城市、爱上城市,更没想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用微小的光芒照亮他人、照亮集体。”3月6日下午,在福建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质控员方华娟以“推动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城市生活”为题,讲述了自己在晋江打拼16年的心路历程。
在现场听到这一番朴素的话语,我的内心深受触动,联想到今年首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投资于人”,方华娟的故事不就是“投资于人”的最好例证?我立即着手写评论文章,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修改完善,3月9日,《福建日报》头版刊发评论《聚力“投资于人”,立起“国之大者”》,阐释了“投资于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证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赋能的关系,既及时呼应了热点,也较好发挥了引领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
作为一名时政记者,我也曾困惑:“日复一日”的会议报道、程序性报道是否难以出新出彩?我想,无论报道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对记者而言,最关键的还是怀着一颗真诚之心,敏锐感知世界,倾注文字以情感与思想,这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大底气与自信。
于常量中捕捉变量。万事万物普遍联系,且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代表委员们带着沾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建议汇聚在北京,每一个小切口都折射出大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因此,要善于在程序性报道中敏锐捕捉“人”这一最大变量,将真实的、生动的、立体的“人”的实践与智慧深入挖掘、充分报道出来。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想,我们还要让技术与情感交融,让优质内容与真挚情感焕发千钧之力,穿越时空、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