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创新全国两会报道

新闻更有温度 采访更贴民心

作者:沈金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8

  在信息爆炸的碎片化时代,宏大的国家叙事如何真正触及广大民众,激发广泛的社会参与?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河北日报集团)以数字智能技术为支撑,重新定义时政报道新范式,融合“微叙事共鸣”“可视化民主互动”“AI驱动内容创作”三大核心策略,将传统时政报道传播转变为公众可参与的话语体系。

  河北日报集团对全国两会的创新报道探索并非简单的技术加持,而是对新闻生产逻辑的一次重塑——从单向报道到互动传播,从静态文字到可视化表达,从宏大叙事到个体共鸣,这一转变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公众、贴近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的人。这一创新实现了精湛技术与基层应用的耦合,重塑了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中的角色定位。

  民意直达

  技术激活参政议政新模式

  公众的建议如何真正融入政策制定?静态的提案如何变为动态的对话?3月1日,河北日报集团在旗下纵览新闻客户端、河北新闻网上打造“两会时间到 我也提建议”互动专区,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开创性的数字化探索。

  这一专区突破传统反馈机制,采用“全媒体矩阵+场景化互动”模式,通过新闻客户端、新闻网站与纸媒多维联动,在网络平台搭建起可视化留言入口,能够让民众以更加直观、立体、易参与的方式投入到公共议题讨论中去。该专区在3月1日上线首日即收到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五大民生领域的100条高质量建议,并形成短视频、动图、海报等融媒体形态,有效提升了公共讨论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除了是一个建言渠道外,“两会时间到 我也提建议”互动专区更是一个可“追踪”进展的议事平台。据悉,纵览新闻客户端依托阳光理政平台,已链接河北全省7000余家党政部门和民生保障单位,构建起“指尖提案”的数据通道,使每一条建言都能精准抵达相关职能部门。

  可以看到,“两会时间到 我也提建议”互动专区有效增强了民意的传播效能,让民众的关切和声音不仅能被听见和被看见,更能得到回应和落实,真正让公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深度参与者。

  纵览新闻客户端以技术赋能的实践创新,把数字技术融入民主协商,推动了主流媒体从信息记录者变为公共议题的推动者,不仅提升了全国两会的报道深度与广度,也推动着民主协商向更智慧、高效、可视化的新阶段迈进。

  数智赋能

  全景展现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如果借助AI技术、数据可视化和AIGC创意实现新闻报道的立体化呈现,那么信息便不再是简单的传播,而成为受众的一次沉浸式深度体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北日报集团旗下媒体突破传统报道模式,依托智能技术与数据驱动,让文字、图像、数据与影像深度融合,使新闻既可读、可看,又可感、可互动,构建起全景式的信息体验,让议题表达更加鲜活,公众参与更加深入。

  提案如何变成政策,是很多用户关心的话题。河北日报集团推出AI微视频《大数据追踪|两会这样实现你的心愿》,利用大数据追踪技术精准回溯近年来全国两会提案建议的落地情况。从“双减”政策的执行到基层医疗体系的优化,从个税改革到住房保障方案的实施,《大数据追踪|两会这样实现你的心愿》依托AI技术生成一张张动态数据图来呈现政策执行的全过程,让公众既能看到“建议如何落地”,又能切身感受到国家治理的温度和执行效能。

  《大数据追踪|两会这样实现你的心愿》以数据为媒,把政策解读从“文本逻辑”变成“视觉叙事”,让民生议题的推动过程一目了然。这种数据驱动的报道模式,使民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成为政策实施的见证者、评估者和监督者。

  政策解读需要精准的数据支撑,而经济发展、文化自信的传播则需要更具象、更有冲击力的视觉表达。河北日报集团纵览新闻推出的AIGC创意动画《剪出这样一个春天!》,成功实现传统非遗技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AI赋能,剪纸艺术随春天的列车跃然屏幕,以沉浸式视听体验串联起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等高质量发展图景。

  如何让政府工作报告更具可读性?河北日报集团推出《电子手记丨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要点速览》,通过H5交互技术,采用“手记知识卡”形式,将近7000字的报告凝练为17页精美手记,用户可自主滑动浏览政协工作报告要点,实现重大时政新闻的贴近性表达。该产品实现“PC端、移动端、户外大屏”三屏联动,3月4日点击量更是突破150万次,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学习两会精神的热门数字读本。

  通过“新闻数据化、数据故事化、故事可视化”,河北日报集团让两会新闻报道从单向的信息流变为多维度、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这种创新让新闻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也让民众在信息交互中深度理解和感受国家的发展脉络。

  微观叙事

  承载大主题彰显报道温度

  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决策,如何让公众不仅“看得见”,更能“真切感知”?如何让政策不只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可触、可感、可共鸣的现实?河北日报集团用“小故事”承载“大主题”,用个体视角折射时代变迁,以情感叙事拉近宏大议题与个体命运的距离,让两会报道充满温度、烟火气与时代共鸣。

  小故事映射大战略,小互动撬动大传播。河北日报集团策划推出的互动视频《跨省通勤》,以“北京—雄安”程序员、“天津—沧州”教师、“燕郊—北京”创业者三位普通人的故事,串联起一条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生动叙事线。他们的通勤轨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改变个人生活的缩影。《跨省通勤》不仅采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了两地通勤人的日常,更是通过“互动游戏”设计,让观众自由选择通勤方式,体验城际铁路提速、跨省医保结算、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便利。

  政策的制定离不开代表委员们的深入调研和履职奔走。今年全国两会前,《河北日报》、纵览新闻推出的《致奋斗·春天里的演讲》,以“一人一故事”的方式,邀请4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站上演讲台,用真实经历讲述履行职责、参政议政背后的家国情怀。这是一场政策宣讲,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初心的真诚表达。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全国两会严肃而庄严,代表委员们的发言也有很多专业术语。然而,《河北日报》、纵览新闻策划的《代表委员请留步》中,“年轻人关心什么,我们就回答什么”。记者在代表委员驻地设置“随机采访区”,用“街采+问答”的方式,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带到代表委员面前,以面对面的方式请他们用更直白、更易懂的表达回应公众关切。这种直接对话的方式,拉近了代表委员与普通公众的距离,从而让政策解读更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这种“会内会外同频共振,政策解读直抵人心”的创新报道方式,让全国两会不再是高层会议的代名词,而成为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议题。河北日报集团运用新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让全国两会报道更具温度、更富情感、更能引发共鸣。

  (作者系《传媒》杂志社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