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两会代表委员畅谈:
如何引导青少年保持阅读兴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4
在国家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青少年阅读环境不断优化,“书香校园”等建设成效显著。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如青少年阅读指导的专业化不足、阅读推广方式创新不够等。如何进一步夯实青少年阅读基础,让书香浸润成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谈道,青少年阅读推广需要多方协作、久久为功,应在阅读指导、阅读资源供给、阅读推广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良好的青少年阅读生态,让阅读成为成长路上的重要基石。
让阅读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青少年阅读,不仅关乎个体成长,也关乎国家未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指出,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阅读带来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力量。
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个人兴趣和习惯,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引导与扶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齐虎指出,当前,青少年阅读指导服务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在乡村地区,许多青少年面临“不会选书、不会读书”的困境。“因此,必须加强阅读指导服务,建立全方位的阅读支持体系,确保青少年能够真正从阅读中受益。”
齐虎建议,政府应协同家庭、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多方力量,发展专业的阅读指导人才队伍。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部门的协同推进,培养家长、教师、图书馆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等阅读指导者,并用好志愿服务平台,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阅读指导。“同时,应推动城市优质阅读资源向农村流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建立阅读指数监测体系,促进阅读习惯养成,并提高经典阅读比重。”
学校作为青少年阅读的重要场所,应发挥支点作用。齐虎建议,优化中小学阅读教育体系,探索确立阅读课程地位,设立少量但专门的阅读课程,促进教师提升阅读素养和指导能力。“我们也应鼓励学生进行专题性阅读,构建‘读物—课程—活动’一体化的阅读培养体系,让阅读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质内容供给始终是核心
青少年阅读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质出版物的供给。如何丰富青少年阅读资源,让他们“愿意读、爱上读、读得进”?
对此郑家建提出,要加快研制符合儿童青少年认知规律、成长特点的推荐书目和专业规范的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书目审核和质量把关的首要依据,“突出读书行动的道德养成和情感培育功能,结合区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红色经典等凝练典型案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郑家建认为,当前阅读推广要改变以语文课为单一载体的阅读教育模式,促成语文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促进学校课程与广泛阅读结合,在阅读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素质、增强能力,“教师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指导者,要着力提升教师阅读素养。建设高素质的阅读推广人队伍,探索‘领读者进校园计划’,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
推动儿童青少年阅读,方式可以多样,但优质内容供给始终是核心。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顾青则强调,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培养思维的重要方式,其核心价值不可替代。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尽管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辅助,但无法取代青少年阅读的根本作用。基础知识的积累、思维的锻炼,都必须依靠稳定、系统的阅读,而非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因此,阅读资源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数量的增长上,更要关注内容的深度与质量,引导青少年通过阅读实现真正的成长。”
城乡皆能“时时处处”可读
如何让青少年对阅读保持长期兴趣,是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刘忠斌建议,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阅读推广方式,统筹各平台与渠道,提高青少年阅读的参与度。
具体而言,刘忠斌认为可以推广一批有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例如通过线上阅读直播、创意书市、主题读书会等方式,打造符合青少年兴趣的阅读推广活动。同时,结合各地书展、书博会、文化节等机会,为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此外,可将文化旅游资源与阅读推广相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青少年阅读+文旅’活动,让阅读与旅行相伴,使知识获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如何让技术成为阅读的助推器,而非干扰因素?郑家建提出,应推动“纸数融合”,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的阅读生态。例如,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及各地学校的数字平台资源,精准推送优质阅读内容,促进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互补。此外,他表示应加快构建城乡阅读资源共享体系,让乡村青少年也能享受优质阅读资源,真正实现“处处可读、时时能读”。
家庭阅读也是促进青少年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一环。郑家建建议,推广“亲子阅读计划”,提供家庭共读指南,涵育良好的家庭阅读风尚。同时,整合学校、出版社、媒体、公益组织等多方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青少年阅读品牌项目,特别是关注西部、农村、弱势群体青少年的阅读需求,缩小城乡阅读差距,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推动青少年阅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此郑家建坦言,只有通过科学的阅读指导、充足的优质出版物供给、持续的创新推广,才能让青少年真正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成长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