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民航报社:
彰显民航特色 注重“短实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1
2025年全国两会,中国民航报社努力做好具有民航行业特色的全媒体报道,通过对民航业内代表委员的采访,以及对其他关心民航业发展的代表委员的采访,凸显民航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讲好民航故事,传递民航声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民航担当。
提前策划重点话题
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国民航报》延续了往年比较成功的栏目,在报纸上设置《两会专访》《两会专递》《两会聚焦》《两会手记》《两会观察》等传统栏目;在新媒体平台则开设了《两会声音》《两会现场》等栏目,前者请代表委员谈行业发展,后者由记者出镜谈两会观察及体会。
这些栏目在题材上以两会上的民航声音为主,体裁上涵盖文字和视频消息、人物访谈、深度报道、评论等,采访对象包括民航业内外的代表委员,做到了行业特点突出、形式丰富多样、采访覆盖面广,“短平快”报道与深度报道相结合,同时融入上会记者的观点性表达、个体化感受,让报道更有温度和感染力。
对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可能引起热议的民航话题,中国民航报社在两会报道方案里提前进行了预判策划,设置了航旅融合推动China Travel、民航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公司3个重点深度话题,以及以改革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民营航司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民航领域的应用、民航绿色发展等热点速递话题,让上会记者提前做好功课,准备相关采访方案,确保热点话题的报道更加及时、准确、有深度。
新媒体抢速度 纸媒挖深度
中国民航报社近年来的全国两会报道,从以纸媒为主转为新媒体与纸媒并重,线上线下各有优势。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民航报社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上以“聚焦两会”为总栏头,刊发两会相关报道。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及时准确转载新华社等央媒的重要两会报道内容,另一方面及时刊发上会记者采写的文字类报道。视频号则及时发布上会记者拍摄制作的视频内容。
而报纸则注重深度,以更显著的位置、更醒目的编排,彰显两会报道的重要性。对于两会民航重点话题的深度报道,以大半个版的图文并茂形式推出,形成强势传播,引起业内关注。
两会报道要给人带来新信息、新活力、新希望。今年3位上会记者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本身就朝气蓬勃,对于新媒体传播有着天然的亲近和敏感度。他们带来的两会报道,特别是视频报道,内容上注重社会关切热点,形式上注重“短实新”,尤其特别重视昂扬向上情绪的传递,让报道有态度、有温度。
目前已经播出的8个两会报道视频作品,包括6个对于代表委员的采访和2个记者出镜报道,大部分都是在两会会场内拍摄,主题包括促进中国游和航旅融合、加强国产大飞机适航审定能力,提高民航服务水平、空铁融合便利百姓出行、低空经济发展等,全部是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的热点民航话题。
为了适应社交媒体传播的规律,制作的视频尽量短小精悍、观点鲜明,每个视频采访一个人、谈一个话题,事先与被采访对象做好沟通,尽量言简意赅,每个视频的时长精简至1分钟到1分50秒之间。记者出镜的视频报道,注重解读两会精神、传递信心力量,出镜时做到精神饱满,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虽然都是文字记者,但是展现的出镜效果体现出了全媒体记者的较高水准。
一系列努力,都是为了追求以更快的速度、更吸引人的话题、更利于传播的形式、更有态度的阐述,让两会报道形成较好的传播效果,营造良好的两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