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
规范图书价格秩序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1
谷贱伤农,“书贱”则没有赢家。当下,图书价格治理已成为文化领域改革的重要议题。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就此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为规范图书价格秩序建言献策。
价格乱象侵蚀出版业根基
当下,图书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正侵蚀图书产业的根基,网上价格战更是触目惊心——“白菜价”“论斤约”。“今年我甚至看到有短视频喊出‘0.01元每本’,让人瞠目结舌。”赵剑英感慨道,“如此违背市场规律的定价,让图书这一精神文化产品如何担负起文明传承之责!”
赵剑英援引最新行业数据指出,2024年学术图书馆配市场中标折扣较3年前下降15个百分点,部分地区已跌破60%警戒线。“当一本专业著作的发行收益不足以覆盖编校成本时,出版机构只能放弃深度学术著作,转向‘快餐式’读物。”
当下,这种恶性循环似乎进入破解不了的困局:线上渠道为争夺流量持续压价—出版社被迫抬高定价维持利润—读者质疑书价虚高—市场信任度下降—倒逼渠道进一步降价。
“出版,尤其是学术出版需要良好稳定的市场机制做支撑,过度追逐低折扣、低价的市场取向,使得我们在一些需要较高投入或者周期较长的图书出版上遭遇极大制约,导致难上加难。”赵剑英强调,“这种饮鸩止渴的竞争模式,实际上是在摧毁出版业,尤其是学术出版的根基。”
赵剑英表示,过度追逐低折扣、低价的市场取向,终将造成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形成作者、出版机构、发行机构、读者等多输局面。
精神文化产品须科学定价
图书价格,一边是出版社普遍认为“打折太狠”,另一边是读者抱怨“定价太高”。对此现象,赵剑英剖析认为,定价虚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定价结构不科学。“当下依据纸张成本、印刷工价和发行册数等制定的‘一 刀切’图书定价政策,让精神文化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他告诉记者,对图书价值的认知误差、不能体现图书真实价值的价格体系是当前价格乱象的根本起因。
“要调整定价政策,引导图书回归精神文化产品的本质。”赵剑英表示,合理的定价可以化解当前的市场矛盾,推动优秀作品的出版,加强图书的传播媒介作用,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水平。
“从长远计,我建议要调整现行‘一刀切’的定价指导原则,引导出版者对不同的类别图书采取不同的定价政策,让图书价格回归各自应有的价值。”对此,赵剑英进一步阐释道,像教育类图书包括课本、学生用书和大中专教材等,有明确的公共产品属性,应该由政府指导定价;大众出版领域是有竞争性的市场,读者面对的是海量的选择,价格仍应由市场来调节,价格管理主要是要防止市场失灵;在专业出版领域,科技图书、学术图书的定价一方面要考虑知识普及,另一方面要强调知识价值的体现,要适当地高定价,做好书,做知识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书香是一种氛围’‘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书香氛围的打造、阅读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赵剑英深有感触地说道,“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影响人的一生。我们要投注心力、精力以及很多看不见甚至是无法计量的成本,方能打造出‘传世之作’‘用心之书’,才能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推动立法保障是治本之策
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规范网上图书市场秩序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在赵剑英看来,加强网上图书市场管理,根本之道也是当务之急是加快推动图书价格立法。“图书价格立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造福万千读书人之事,是国家文化兴盛的保障,更是解决当前图书市场价格乱象的根本举措。”
赵剑英建议,首先应动议把“图书”作为特殊商品排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垄断禁止”的商品范围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八章规定了“知识产权使用”和“农产品”两种不适合该法的情形,可以建议增加一条将图书、期刊也排除在其管辖范围外,这样才能从法理上推动图书价格的立法工作,否则图书限折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有冲突。
诚然,法律的制定以及修改需要时间。对此,赵剑英建议,在图书价格立法未推动实施前,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行政权、执法权、监督权作用于图书行业和市场,倡导并推进执行固定价格销售制度,包括明确价格管控底线、新书打折时间保护期、网上书店与实体书店销售价格的一致性等,对图书交易市场异常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依法严厉打击盗版图书等。必须明确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图书是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效益首位原则,以‘政府之手’推动图书市场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网上图书市场管理,规范图书价格秩序,还要积极重视舆论引导。“读者能直接感受低价促销行为带来的好处,却无法直接感知这些行为对文化生产、知识创新和传播的破坏性,更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终将成为图书市场价格混乱的受害者。”赵剑英表示,这就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推动观念转变、形成理性认识,对从业者、读者予以正确引导,要深刻认识到图书价格乱象的严重危害。
“图书有价,而文化创新与传承无价,这应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也是从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工作者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赵剑英表示,出版从业者更应牢记自身职责使命,精益求精抓质量,用心用情出好书,不负读者,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