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呼吁图书销售回归理性之路——

价格战没有赢家 理性定价才能促高质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朱子钰 雷萌 张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1


  朱 旗 避免单纯以经济模式来决定文化产业的未来。


  麦 家 新书应该有新书的尊严。


  李 岩 现在读者对图书价格体系不信任,追逐打折低价图书成为常态。


  辛广伟 价格战最终的受害者是读者。


  顾 青 图书具有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货品。


  戴 茵 建议制定《图书交易价格法》,规范新书折扣期限。


  汪惠仁 图书折扣乱象的根源在于图书定价及销售秩序。


  “新书一上架即打折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已是图书零售的惯例,这情况在其他零售领域是闻所未闻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旗3月9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书折扣逐渐降低,出版单位的利润不断被稀释,只能通过提高书价或是压低成本来保证生存,成为影响出版行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今年不少代表委员呼吁用图书价格立法保护行业生态。


  行业不能承受低价折扣


  “新书应该有新书的尊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有感于新书直接打五折的现象,他告诉记者,图书打低折扣不是理性之举,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

  在朱旗看来,打折的原因在平台间的竞争,“只要有一个平台或垂类直播间提供比其他竞争者低一个百分点的价格,就可能吸引80%以上的买家。为了生存,出版社只能不断提高图书定价,以维持利润空间。”

  纸书定价越来越高,出版社和读者双双埋怨。“现在读者对图书价格体系不信任,追逐打折低价图书成为常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说道。

  在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辛广伟看来,价格战最终的受害者是读者,“低利润甚至无利润下,图书出版必然面临减产或者质量下降,最终受损的还是读者。”


  图书应该有“文化例外”


  采访中,对于作为商品的图书的价格,代表委员们有较成熟的看法。他们说,图书不应只看经济属性,还应该考虑它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做“文化例外”的考量。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顾青建议,图书具有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货品。“要保护出版业,要保护纸质出版,这才是我们高质量文化传播的重要通路。”对此,李岩表示赞同,“图书并非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替代性极低的具有文明传承、文化传播功能的文化产品。”

  李岩认为,有关部门对图书价格的监管,可以保证消费者选择文化产品多样性的自由。“对图书价格保护,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度激烈的价格竞争,让受众较少的图书也能出版,维持文化思想领域以及图书市场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大量的中小型、专业书店,保障普通公民对图书等文化产品的可接近性。”

  在图书定价调控讨论中,价格垄断被频频提及。对此,朱旗建议,对于图书这种社会属性极强的特殊商品,是否适用反垄断法仍需进一步探讨。“我建议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并邀请法律专家、行业协会及出版社代表共同参与研讨,避免单纯以经济模式来决定文化产业的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戴茵今年带来了《关于图书价格应适用反垄断豁免的建议》,建议明确图书行业豁免条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增设“文化例外”条款,将图书转售价格维持纳入豁免范围,允许出版社与经销商签订纵向价格协议,明确允许图书行业实施转售价格维持。对此,戴茵解释道,该建议的核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要首先允许包括图书在内的文化产品得到反垄断豁免,从而允许出版单位和渠道形成价格联盟。


  图书价格保护应有法可依


  “关于价格战,无法,则任何行政性、协会性临时干预都是无效的,或者说不会是长效的,而靠渠道的道德自觉,更是空谈。”全国政协委员、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认为,图书折扣乱象的根源不在于市场经济与网络销售本身,而在于图书定价及销售秩序。他建议国家对图书价格进行立法,通过政府履行行政职能、渠道落实、行业协会监督,让行业重回健康生态。

  在采访中,相关电商平台方的负责人也表示,对规范图书价格表示赞成,他们认为图书价格规范将会避免平台间的恶意竞争,对维护图书销售生态有着重要意义。

  戴茵建议制定《图书交易价格法》,规范新书折扣期限。“监管部门和出版社、电商平台代表可组成联合监督委员会负责抽查线上书价,要求平台公开算法定价规则,如满减、补贴与图书的关联逻辑。”

  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新书价格在国际上已有成熟实践。辛广伟建议国内立法时,可以借鉴一些国际做法,“如德国法律规定,新书在上市一年半内不得擅自打折销售,以维护出版市场的稳定。”

  李岩也建议行业,新书一年内不打折,一年后随着市场变化来自由定价,按其受读者欢迎程度和原创性内容的多少来重新确定折扣。“这样既满足了读者对价格的需求,也满足了出版单位的发展需求。”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12月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推动图书价格立法,有效制止网上网下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