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三种光芒

作者:海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4

  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出版的徐玲新作《橘光》(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儿童文学长篇小说。主人公曹向阳贪玩任性,却对发明创造特别感兴趣。无意中发现妈妈参加志愿服务,关心帮助别人家的小孩,他感到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一次次阻止妈妈去参加结对帮扶活动。但闪耀着雷锋精神之光的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曹向阳,他不但不再阻止妈妈参加,最终自己也成了志愿者。《橘光》着眼当代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构建,通过书写志愿服务中的动人故事,聚焦新时代雷锋精神,体现了徐玲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深邃洞察的风格。

  《橘光》以志愿服务为视角,闪耀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之光。如何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既是时代进步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橘光》从曹向阳在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成长蜕变,放眼少年群体,同时兼顾三代人的精神成长,广泛而又具象地呈现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勃发。作品在用志愿服务串起整个故事的同时,还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手法,通过描写曹向阳参加科创社团发明小组活动,反映新时代少年勇于创造的精神。

  《橘光》高度尊重儿童的自我成长,闪耀着童年成长之光。作品中的童真、童趣,以及丰富多样的儿童生活场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探索自我的窗口。为阻止妈妈参加志愿服务,曹向阳和妈妈展开了冷战,其实这仅是他单方面的冷战。此后,生活中的一系列经历和体验让他心头的妒火熄灭了,他能快快乐乐地面对妈妈陪伴别人家的小孩了。特别是当看到同学肖佩琪也在做义工时,他开始羡慕那些参加志愿服务的同龄人。心灵的震动,让少年完成了一次极为宝贵的自我成长。“我要站出去,站到人前,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也让大家看到我的光芒。”《橘光》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到亲情、责任等重要的社会情感,引导孩子们正确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

  《橘光》新颖地讲述故事,闪耀着文学创新之光。作品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令人出乎意料,绝非一眼就能窥探到底。错综复杂的故事从曹向阳捡到一张明信片展开,欧·亨利式的结尾让读者忍不住拍案称奇。与徐玲过去的作品相比,《橘光》展现出了全新的风貌,甚至带有蒙太奇的味道,使得整部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深度。这对于孩子的文学启蒙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激发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创作时的一切技巧都是为了阅读中的“好看”服务的,唯有“好看”的作品才有读者,才有生命,才有价值。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文学的探索与体验,它以独特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感受文学的魅力。

  整个故事直到结尾才写到了曹向阳妈妈帮助的孩子,而且只写了一个小小的背影。这个弱小的背影象征着生活里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生活的真谛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创造美好。雷锋精神至今仍光芒绽放,因为人心至柔,渴望光亮、渴望纯真。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志愿服务和雷锋精神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用生动温暖的故事引导少年儿童自觉传承美德,正是新时代儿童文学对成长的最友好关照,是用文学的力量对思想品德建设的最有力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