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写作者的助手还是对手?

作者:甘正气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3


  对于热爱文学写作的人而言,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是文学写作和AI工具创作的最本质区别,也是AI工具永远不会完全取代文学写作的根本原因。


  AI工具如同一位绝世奇才横空出世,一路追风逐电,其进步仿佛一日千里,其阅读能够一目百行,其反应可谓神机万变,它写作起来好像不假思索,瞬间下笔千言,眨眼一篇已成,它以其提交作品的多样性、高效性,马上赢得了普通人及很多写作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由于AI工具严格根据各种规则设计,它最快掌握的和最熟练运用的就是各种规则,因此它在古文、格律诗词和现代应用文写作方面非常娴熟,其写作水平虽然还远远称不上是大师、圣手、巨匠,但是其写作速度让人望尘莫及。

  AI工具产生的作品散发着浓郁的“AI味”。这些作品中规中矩,虽不惊艳,但是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起承转合都体现了一定之规,尤其是运用一些常见的套语、典故、大词以及对偶修辞,颇能迷惑一些阅读量不够大,对文学作品缺乏敏锐鉴赏力的普通使用者。

  可是我们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一个人有鼻子有眼就说他好看,同样,从艺术性来说,AI工具产生的文章只是科技时代的新型“八股文”,与真正的美文还有很大距离。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要独立创作一篇好的文章,必须经过大量的阅读和长期的练习,所以很多人都感到写作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唯恐避之不及。这一类人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写作的热情最高、积极性最大。他们将AI工具当成了助手,像开车用导航仪、算账用计算器、打字用电脑一样,主动地、迅速地、常态化地使用起来。

  AI工具是普通写作者的好助手,但对于文学创作者而言,AI工具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文学创作者大多数觉得,写作过程本身很有趣味,它能将大脑中的想象用文字勾画出来,将想法用语句表达出来,将记忆用可视的字词呈现出来。如果心中有所郁结,可以用写作消解和宣泄;如果心中有所创见,可以借写作进行展示;如果心中存留着一处美丽的场景,那么写作能将其具象化。心中珍藏着一段美好的回忆,写作能将其固定化;心中虚构了一个美妙的故事,写作则能让其更方便、更长远地流传。文学写作像绘画、像雕塑、像演奏,像整理房间,像营造园林,像搭建殿堂、高塔,如果假手于AI工具,那只能体验观赏的乐趣,没有亲身参与的快活,更体会不到那种让作品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少到多、从细微到广大的畅快。正是由于文学写作本身具有这样多的趣味,因此很多人平时好像讷讷不能言,但下笔则洋洋洒洒不能休,他们宁可把话憋在心里不说出来,但一有间隙就要马上写到日记、散文、诗歌、小说、戏剧里去。

  对于热爱文学写作的人而言,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是文学写作和AI工具创作的最本质区别,也是AI工具永远不会完全取代文学写作的根本原因。

  文学创作者写下的文字是作者本人的想法,是“我的”思考,是“我的”感受,是“我的”记忆,是“我的”想象。发出“我的”声音,说出“我的”心事,让文字打上“我的”烙印。这是原创性的源泉,也是著作权的柱石。

  在古文、格律诗词、现代应用文的写作上,在各种文章的写作速度上,针对AI工具超乎人类的模仿能力和输出速度,作家们或许可以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但是,在描写独特体验、创造独特表达方面,作家至少技高一筹,终将独擅胜场。

  因此,保持“文字洁癖”,坚持“言必己出”,追求个性表达,这是文学写作的真正出路。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