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多面相融创新互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1
2025年,适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化“两个结合”实践的关键节点。在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下,历史教育作为国家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文明、培根铸魂的使命。《历史教学》将立足时代需求,以“办刊视野革新、学术活动多元、青年人才培育、全媒体深度融合”为四大支点,坚持上半月刊侧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下半月刊侧重历史学术前沿研究,全面开启历史研究与教学研究的新篇章。
一是聚焦国家战略,深化文明互鉴。《历史教学》上、下半月刊均特别开设专栏,深入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探讨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并着重讨论如何将这些重要意义讲给青少年。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将发挥在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积极配合统编版新修订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使用,推出《教材编者访谈》《教材新探》《新教材深描》等专栏,上承编者意图、下达教学实践,推进新课改走向纵深。《历史教学》(下半月刊)联合中国文化译研网推出“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海外中国史研究”专题,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同时,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侧重区域国别史研究、医疗环境史与海洋史等专题,彰显历史研究的现实关怀。
二是凝聚学界力量,激发创新活力。2025年,《历史教学》将通过多样化活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历史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生态的繁荣发展。
我们将定期举办编辑部“线上开放日”活动,通过直播、互动问答等形式,围绕用稿方向、写作方法、编读往来等读者和作者关心的问题,借助历史教学编辑部视频号开展直接交流;不定期围绕教材深度研读、核心素养培育等议题,组织学者与一线教师开展专题线上、线下探讨活动;继续举办历史教学论坛,为老师们搭建沟通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展示教学案例与研究成果、促进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历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力的提升,邀请“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海外中国史研究”专题的相关作者,到由天津古籍出版社与希腊爱奥尼亚大学联合建设的中希文明古典文献中心访学。
三是培养青年作者,构建成长体系,激活学术潜能。结合“青年作者写作训练营”“《历史教学》综合服务资源平台会员”等自建平台,我们将构建完善的青年作者成长体系,激活学术潜能。2025年,我们还将启动第三季“青年说”征文活动,以“最得意的一课”为主题,聚焦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还将邀请资深教育专家和学者分享教学经验、研究方法和学术写作技巧,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
四是技术赋能教育,拓展传播边界。《历史教学》在2025年将深化全媒体平台建设,打造“一刊、两号、一平台、出版社”联动的立体化传播体系。我们将充分利用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公众号、历史教学编辑部视频号,升级《历史教学》综合服务资源平台,发布优质内容,联动天津古籍出版社资源,实现纸质期刊与数字内容的无缝衔接,为教师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