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长春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郑晓辉:
在挑战中坚守 于创新中前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0
“过去的2024年,无疑是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一年。长春出版传媒集团在重重困难中砥砺奋进,业绩基本保持稳定,社会效益尤为显著。”新年伊始,长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晓辉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新的一年,集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内容导向与经营方向,积极履行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出版工作在文化传承、思想引领、知识传播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依托地域文化
做好主题出版与原创出版
“对于我们这样的地方出版社而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挖掘选题,做好主题出版与原创出版,颇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味。”郑晓辉对记者说,事实上,每个地域文化都蕴含着诸多可深入挖掘的题材。这里所说的地域文化,还包含属地作者资源。在这方面,他们已有不少成功的选题开发案例。
“2024年,我们也收获了一份惊喜,鲍盛华撰写的《先生向北》一书,被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全省教育科技人才大会上推荐阅读,一时间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现象级的销售热潮。”郑晓辉说,这本书的畅销,更加坚定了他们深入持续开发此类选题的信心和决心。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挖掘特色选题,推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郑晓辉向记者介绍,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哲学家孙正聿主编的“辩证法理论研究丛书(全10册)”,深度挖掘抗联红色文化的《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第一辑)》,深入研究日本侵华历史的《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史料整理与研究》,这些项目均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此外,还有精心梳理城市历史的《简明长春历史》,充分展现城市特色的《城市的音符——长春历史建筑概览》、“知行长春丛书(10册)”,记录长白山丰富资源的《长白山动物家园——河流笔记》《长白山动物家园——森林笔记》《长白山动物家园——苔原笔记》等。
积极应对挑战
数字赋能可持续发展项目
“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日新’来形容。传统出版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如何适应形势创新发展是愈来愈紧迫的工作。”郑晓辉向记者介绍,新的一年,长春出版传媒集团将做好传统出版的数字化应用和转型;办好《文化数字化》期刊,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文化数字化建设领域中最具权威的行业信息咨询、业务指导、成果展示、互动交流的核心期刊。
“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给我们带来了良好契机,我们深度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率先成为文化数字化生产基地、文化数字化交易基地。”在做好传统出版的数字化应用和转型方面,郑晓辉介绍,长春出版传媒集团正式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装备了ISLI(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底层关联系统,同两个文化交易所签约并上线了千余件产品,对存量出版资源进行数据化加工。在全部图书中采用ISLI技术为图书增加“活”的内容,着力打造新媒体时代的线上营销渠道,全方位进行更新出版理念、重塑出版流程、创新出版模式的探索,为的就是努力赶上文化数字化的首班车,实现转型发展。
“我们聘请文化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人物高书生先生担任主编,聘请文化数字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有影响力的学者及企业家担任《文化数字化》期刊编委会成员。”郑晓辉介绍说,《文化数字化》于2023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创刊。历经为期一年的市场调研、试刊准备及创刊筹备,2024年11月,《文化数字化》创刊号正式出版。2024年12月,该刊亮相2024中国文化计算大会,并举行了创刊仪式,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和众多媒体的关注。
郑晓辉告诉记者,《文化数字化》期刊建设是他们2025年的重点项目,也是集团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项目。他们将以打造行业核心期刊为发展目标,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持与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