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里的广西”丛书
在古老诗文中感受中华之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大美中国是由无数个中华大地上的人文地理景观组成的。文旅融合呼唤着人们把目光更多聚集在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考察上。近期偶遇一套名为“诗文里的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的丛书,读之有味,感触颇多。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大量的文学创作成为这些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如何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古老的诗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活起来,让新时代的中华大地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在传统的诗文中找到文化之根,也许选择一些经典案例细心品味挖掘,管中窥豹,察叶知秋,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无意中竟心想事成,案头五册“诗文里的广西”精选秦汉至现代有关广西的诗、词、曲、散文等作品,并结合丰富的史料考据,披沙沥金地挖掘诗文背后的故事,将广西的自然风景、人文习俗、地方物产、优秀人物、家国情怀等通过“山水胜迹”“岁时节庆”“物华天宝”“名士风流”“家国天下”等主题展现出来,内容丰富,结构连贯,图文并茂,语言细腻,很好地展现了广西丰富独特的人文历史底蕴。
《山水胜迹》选取了历朝历代一些文人墨客生活或游历广西时陶醉于多姿多彩的名山秀水和人文景观而创作的名篇佳句,并将其与当今人们可见可感的自然美景融汇在一起,赏析解读,既有“悬崖万仞余,江流绕其趾。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的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有“插水峭崖犹有路,垂天怪石本无根”的还珠洞石刻,让读者在领略广西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也更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之美与文化传承。读了这本以文铸魂的《山水胜迹》,一定会激发人们到广西去体验大美中华的热情。
民间岁时节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也影响着生产生活,是人民群众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八桂的岁时节庆根植于传统历法和岭南农耕文化,春播、夏耕、秋实、冬藏的农业生产周期孕育了春祈、夏劳、秋报、冬腊的节庆主题。《岁时节庆》从传承发展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循着农历月份的轴线,从浩如烟海的历代诗文中探寻节日习俗的深厚意蕴,描绘出一幅幅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
《物华天宝》《名士风流》《家国天下》三册则选取了另外一些独特的视角,用生活的放大镜和学术的显微镜去发现古与今、情与理、家与国的内在联系。诸如通过发掘广西物产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人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通过名人雅士身临其境的倾诉书怀,让人们感受到古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通过广西各族儿女“诗文言史”“以诗证史”,让人们更好理解家国情怀、民族团结的历史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