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之美——品读中国传统色》
勾勒中国传统色彩版图样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由笔者主编,刘维琪、张雨薇两位作者历时4年多撰写的《五色之美——品读中国传统色》(湖北美术出版社)已经出版,这是为数不多的面向大众系统品鉴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读本。中国的传统色彩绚丽多姿、历久弥新,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它们萌生于自然万物,在不断地开发、运用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们直接运用于书画艺术、建筑园林、工艺制造、戏剧表演、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领域中,也丰富着人们的视觉感受,滋养陶冶着中华民族的艺术气质。
中国的色彩文化随时代发展而演变,并通过积累与沉淀呈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色彩在任何时代都很重要,但制色问题在古代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百工”的技艺记载探讨,地位并不高。后来如绘画领域兴起了重水墨而轻色彩的风气,“鄙精研于彩绘”,受类似观念的影响导致对于色彩的重视不足,致使今天的人们去观照、理解、传播传统色彩文化只能从碎片化的记载入手,缺少整体性的参照。
《五色之美——品读中国传统色》以古老的五行学说中衍生出的赤、黄、青、白、黑五色体系建构起书写框架。古籍《逸周书》中描述:“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周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叠以黄土。”在这里五色土已经很明确地对应五方了。而五行中木对应青,火对应赤,水对应黑,金对应白,土对应黄,这样“五方”“五行”“五色”就有了一整套对应关系。今天五色已经不再是最早期的五种颜色,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形成的五大色彩体系,每一色都可指代同一色系相近或相邻的颜色,比如朱与红可以归入赤色系,青与翠可以归入青色系,每种色系也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五色体系彰显着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是古人宇宙观、哲学观、审美观的集中体现,将色彩的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圆融统一,具有东方的文化意蕴。本书就从五色体系入手尝试勾勒出中国传统色彩版图的大致样貌。
本书用翔实的文字材料和大量精美的、有特色的图片,广泛联系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规制礼仪、经济文化,综合运用诗文典籍、名画名绘、建筑器物、民俗风物、服饰妆容等丰富的案例,让读者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色彩的瑰丽、璀璨、气韵不凡、意境深远,最大限度地将传统色彩之美和巧夺天工的色彩技艺凝练呈现,讲述与色彩相关的文化故事。
本书设计了“色彩互动”“拓展故事”等环节,以诗文统领章节,注重形式感和细节,增强趣味性,增加体验感,并力求引起思考、共鸣、共情。阅读的过程就是感悟传统、以美润心的过程。在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今天,《五色之美——品读中国传统色》这本讲述中国人色彩故事的读本,希望丰富读者的色彩知识,启发读者通过色彩观照历史,观照自然,树立自信,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激发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