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平教育》
倡导青少年践行积极和平理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和平教育是构建和平文化的重要路径。南京是中国第一座国际和平城市,也是中国和平学的研究中心,更是中国和平教育实践的缘起地。和平教育是关于和平的教育,也是为了和平的教育,是以消除一切形式的暴力与建立和平文化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多年来,在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的指导下,南京多所中小学开设了和平教育相关课程,并取得了师生与家长的好评。
《小学和平教育》一书,是为中国小学生打造的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教育课程用书,基于作者团队20多年的中国和平教育工作,特别是南京多所小学和平教育课程的实践编写而成,2024年10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架构了12课,聚焦于小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紧密的积极和平领域。前5课结合真实案例或趣味游戏,为小学生讲述了积极和平的核心概念,如“非暴力”“修复性正义”等,旨在引导其学会以非暴力方式处理问题、以修复性正义实现和解,积极认识自我与他人,学会应对心理冲突,营造内心和平。后5课为学生呈现了社会层面的积极和平知识,旨在培养其正确认知性别差异,突破刻板印象,珍爱保护生命,了解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培养其责任感、同理心、合作意愿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增进国际理解。最后2课关注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面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挑战,亟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共同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本书是继《中学和平教育》出版后国内又一本写给青少年的和平教育课程用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其一,科学遵循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积极和平的概念或知识点以生动活泼、浅显直白的文字表述出来,辅以故事导航和活动园模块,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其二,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发展。和平教育所依托的和平学,其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是二战后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考察视角不限于传统的消极和平领域,而是关注未来的、持久的、全面的与真正的和平,旨在消除各种形式的暴力,如生命威胁、歧视、压迫、剥削、贫困等,倡导构建内心和平、社会和平与自然和平。其三,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和平教育倡导小学生践行积极和平理念,学会用和平学的方法去处理复杂问题、化解矛盾冲突,帮助形成平和的心态和包容的协作精神。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和平文化博大精深,和平理念源远流长,亟须弘扬与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与话语权的和平教育读物。《小学和平教育》遴选新时代小学生亟须了解的和平文化与形态、全球发展与环境问题、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等主题,科学诠释了和平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