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上海少儿出版社儿童文学中心主任霍聃
开启“文学+”出版新篇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作为上海少儿出版社儿童文学中心主任,霍聃已经在儿童文学出版领域摸爬滚打了10多年。多年的经验赋予了她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尤其在2024年这个充满挑战的年份,她与团队依旧在波动的市场中找到了坚实的立足点。
今年,儿童文学类书籍的销售面临更多困境,然而她并没有气馁,反而在这份挑战中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成为她2024年乘风破浪的勇气。
为孩子的阅读“减法”
2024年,霍聃和她的团队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选择,那就是“减法”。在儿童文学出版的项目选择上,她决定不再盲目追求数量,而是精心挑选那些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精品。
因此,霍聃强调了市场调研和题材选择的重要性。在做选题时,她非常注重深入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和家庭的期望。在她看来,能够触动孩子内心的作品,不仅要有有趣的故事情节,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帮助孩子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我们需要的不是爆款,而是能够培养孩子内心世界、启发他们批判性思维的书籍。”
2024年,霍聃和团队推出了名为《万里漂流瓶》的儿童小说。这本书自发布以来便迅速获得市场关注,成为今年的亮点之一。《万里漂流瓶》讲述了生活在上海的少女孟浩宇,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何在城市的变化与成长中寻找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的故事。霍聃形容这部作品为“请回答,上海1994”,通过讲述一位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每个普通人命运的变迁和奋斗的力量,受到了市场与读者的广泛关注。
“这是一部结合了时代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霍聃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儿童小说,更是一次时代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她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带领年轻读者走进历史、了解过去,从而启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
适应短视频时代的“文学+”创新
2024年的儿童文学市场面临着渠道的巨大变革,这使得霍聃不得不重新审视出版物的传播路径。在她看来,短视频不仅仅是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它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她大胆尝试将传统的儿童文学作品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推动“文学+”的创新模式。
2024年,霍聃和团队推出了“猫博士大冒险”系列图书。这套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将文学作品与短视频传播方式结合,打破了传统阅读的局限性,采用了更轻松、有趣的冒险故事形式,以迎合当下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书中的幽默元素、知识点和冒险情节让孩子们在享受故事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启发。
不仅如此,这套书在平台上的推广也独具匠心。霍聃团队将“猫博士大冒险”与当当网、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头部主播合作,成功打入年轻父母群体,创造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我们的出版不仅仅是纸质书籍的销售,还要通过多渠道、多平台,让孩子和家长在更多场景下接触到这些好书。”霍聃说道。
追求更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虽然市场环境愈发复杂,但霍聃始终没有动摇过自己对儿童文学出版的执着信念。在她看来,儿童文学的价值不在于短期的市场效应,而在于它能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长久的文化滋养。“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出版书籍,更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能够滋养他们心灵的世界。”她强调,书籍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霍聃特别注重与作者的沟通和合作。在她看来,一个好的故事离不开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孩子心理的精准把握。“我们选择的每一个作品,都希望它能够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美的记忆。”在《万里漂流瓶》的创作过程中,霍聃与作者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确保作品能够准确地传递出对时代背景的理解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除了内容上的精益求精,霍聃还特别注重作品的长远影响力。她相信,只有那些充满正能量、能够启迪孩子心智的作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她深知,出版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短期的销量和市场反响,而在于它能够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我们从未放弃对优质内容的追求。”霍聃说,新的一年她和团队将继续秉持“文学+”的理念,将儿童文学出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也会同时推动更加多元化的创作和传播模式,让更多的孩子在现代阅读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