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画社副社长杨文

让年画不再只是“过年的画”

作者:本报记者 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联、福字、中国结等红红火火的新春装饰已经上市,春节的氛围感一下子就拉满了,不禁想问一句,您家里贴年画了吗?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末,因产地而得名,拥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只有门画,至清中叶发展成为人们装饰家居环境的必需品。”天津杨柳青画社副社长杨文介绍,旧时从入门开始,到厅堂、灶台、窗格,甚至于水缸上,都少不了年画的装扮,除装饰作用之外,杨柳青年画还具备日历、孩童游戏等功能。

  对于杨文来说,2024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这不仅体现在步履不停的活动、展览上,更体现在杨柳青年画的非遗传承、保护以及“活化”利用上。“画社守正创新,融合现实生活和科技手段,杨柳青年画‘上新’了许许多多文创产品,让传统民俗文化活在当下。”杨文介绍,天津杨柳青画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统工艺振兴基地,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人,继承了勾描、木刻、印制、彩绘、装裱5个工艺流程,同时还拥有“木版水印技艺”“装裱及修复技艺”“印谱制作技艺”等市区级非遗项目,完整诠释了中国古代版印技术,“我们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收藏画版6597块,年画线稿及彩稿28453张,囊括了明清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民间美术家繁荣的创作成果,丰富馆藏与传承人在这里交相辉映,打造出中国年画产地中最大的非遗活态保护空间。”

  2024年,第四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木版年画专场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举办。同期开幕的还有“功同六籍——杨柳青年画中的历史故事”学术展览。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木版年画的起源与发展路径、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大家一起为木版年画的活化传承、创新发展献计献策,让我非常感动,更倍感振奋。”杨文介绍,杨柳青画社对一直以来销售的年画按照消费需求,进行了内容分类,设定了“婴戏有余”“富贵对楼”“四时节令”“说书赏戏”等8个系列,并在此基础之上,整理编辑产品册,“这个过程不仅示范了年画的应用场景,还将宣纸的裁切规格与现代纸张开本进行融合定义,既摸清了‘家底儿’,也统一管理了产品内容,为下一步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杨文欣喜的是,2024年杨柳青画社的“老版复生”工作有了阶段性成果,“在这一抢救性的工艺复原过程中,我们按照复制、创作、生产、设计不同的工作类别,分类进行艺术人才建设,逐步积累经验,既向传统要经验,也在创作中解决材料问题,在生产中建立艺术评价标准,最重要的是全流程的积累,衍生出工艺实践的生动故事。”杨文介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杨柳青年画艺术品上第一次出现了赋彩、勾描、刻版、套色等工艺研发人员的信息。

  让年画不再只是“过年的画”,400多年历史的杨柳青年画将民俗文化更多融入生活。天津杨柳青画社成立了创研发展部,从勾描、彩绘等各部门,抽调“80后”“90后”组建团队,主攻年画创新和文创产品开发。同时,文创产品营收还能按比例奖励开发人员,在画社一直从事勾描工作的张凯,让“连年有余”的胖娃娃化身熊猫和十二生肖,用吉祥寓意留住民俗文化,从一款旅行包开始,年画元素逐渐被开发成了扇子、压缩毛巾、挂耳咖啡等周边产品。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津杨柳青画社围绕“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创新发展举措,不断探索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先后通过“杨柳青年画创意产业联盟”推动联名文创产品合作。

  2024年,为推动文创产品研发创新,天津杨柳青画社与老美华鞋业服饰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履吉新展”和“平步青云”彩底鞋暨杨柳青画社首款联名款发布会。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合作,旨在将非遗中传统美术的文化元素和传统技艺的技术智慧,充分运用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中,依托杨柳青木版年画形塑“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挖掘创造性的手工价值,传达中华民族优秀工艺和元素。

  杨文介绍,两家单位组建了包括设计、开发、文案、销售、策划等多个环节的合作团队。杨柳青画社投入了设计、勾描、版印的主创力量,完成了基于清代古版年画图案的形式设计部分;老美华鞋店开发团队调动鞋服工艺,突破性解决了勾描与刺绣、套印与染色、工业色号与国画色号等工艺实现和质量标准的转化问题。

  2024年,杨文和同事见证了杨柳青许多的“第一次”,能成为参与者,更令他们自豪。杨文介绍,杨柳青画社立足民间美术出版,挖掘民间美术视觉传达的当代价值。通过出版选题对社藏年画图案进行深度挖掘,在结构编辑体例的同时,对设计元素开始了浩繁的分类整理工作。目前,已经在戏剧曲艺、文学名著、民间故事和景观建筑中,完成了内容解构和形象统计。同时以社藏年画为策展内容,正积极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展和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国民艺传播中国故事。

  创新民俗文化形式,让杨柳青年画走得更久。天津杨柳青画社还和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利用学校的动漫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合作开发AR年画互动游戏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