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吉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孙宇红
聚力优势,做强做优语言图书出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做好优质图书出版,让好的图书有市场潜力,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这是出版人的心愿。随着2024年的缓缓落幕,我深感这一年是充实和收获的一年。”2025年元旦过后,吉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孙宇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孙宇红以精品图书出版为己任,不断挖掘和传承中华语言文化的瑰宝,带领吉林教育出版社编辑团队在修辞学专著出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中国修辞学史论》的策划与出版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匠心打造精品图书
2024年初,孙宇红便立足吉林教育出版社自身资源优势,开始着手规划新一年的出版项目。她深知,一个有长足发展生命力的出版社,必须有能够长足发展,能够出版持续多年被市场需求的优质图书产品线。
“多年来,吉林教育出版社一代又一代编辑以老带新,代代传承,在修辞选题方面,做了各种点线面的开发,为我们汇聚起了国内顶级修辞学大家,并开辟和巩固了一条扎实的修辞产品线。”孙宇红告诉记者,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中国修辞史》(三卷本)、《中国辞格审美史》(五卷本)等书籍曾获多项国家级重要出版奖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珠玉在前,吉林教育出版社没停下攀登另一座修辞学出版高峰的脚步。带着这个目标,孙宇红带领编辑团队一路南下,再度拜访宗廷虎、陈光磊两位修辞学界泰斗。作为资深选题策划人,孙宇红向二位先生虚心求教,并谈了自己的选题思考。中国有着两千多年漫长的修辞发展史,但迄今为止,还鲜有专门梳理汉语“美辞发展史”的著作问世,于是想约请两位先生从“史论角度”对汉语修辞予以梳理,编写一部图书。
两位先生年事虽高,但谈起修辞学却滔滔不绝。“他们是陈望道先生的弟子,多年深耕修辞学领域,学养深厚,著作等身,年逾九十的他们带着对选题的认可与对学术的热忱,欣然应允了选题。在论及编书构想时,他们思维敏捷,提出了许多精妙见解。如何让理论落地?怎样以实例鲜活呈现?我们与作者在架构上力图创新,在细节处反复雕琢。”孙宇红告诉记者。
2024年,在创作《中国修辞学史论》这部书期间,孙宇红带领编辑团队和先生们多次围坐研讨,思维碰撞。从史料的甄别筛选,到理论框架的搭建;从不同朝代修辞特色的剖析,到现代修辞学发展脉络的梳理,无一不反复斟酌。
做好语言文化传承与发展
编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两位先生年事已高,编写过程中几度身体不适,只得无奈放缓了编写节奏,沟通只能转至线上。面对这些困难,孙宇红与编辑团队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作者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仍凭借对学术的执着信念,以耄耋高龄,坚持写作。终于在去年让这部凝聚心血的《中国修辞学史论》付梓。”孙宇红对记者说,先生们对学术的执着和对出版的敬畏,令她无比感动,由衷钦佩。
《中国修辞学史论》此前入选了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对此,孙宇红对记者说:“《中国修辞学史论》是吉林教育出版社长期发展优质主题出版图书的又一成果,它不仅填补了我国修辞史研究的空白,更是推动了修辞学、语言学等学科深入发展的史论性著作。它的出版将为后来者点亮求知、探索之路,为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专注主题出版与时代同频共振
多年来,吉林教育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主题出版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展现文化担当的重要体现。孙宇红带领团队在修辞学出版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出版物。
《中国修辞学史论》作为吉林教育出版社在修辞学出版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将“十四五”出版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将优质的主题出版置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与时代征程中,放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视域里,时刻聚焦社会变革,与时代同频共振,弘扬主旋律,发出最强音。
“《中国修辞学史论》不仅展现了中华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出版社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这本书系统地发掘、梳理、总结我国这一国粹,将来如能将输出至国外,必能使我国这一国粹在全世界得到彰显,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孙宇红说,这些凝聚心血的著作不仅是团队辛勤耕耘的结晶,更是中华语言文化璀璨星河中的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未来,她也将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前行,在主题出版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