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应叫停“剧本”翻新的卖惨短视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博主在卖惨之路上“花样百出”,各种剧情元素被他们信手拈来,在短视频平台上轮番“轰炸”网友眼球。即使受到网友吐槽、调侃,即使账号被举报、博主遭禁言,他们也能迅速“改头换面”,琢磨出新的卖惨套路。(1月6日《法治日报》)
卖惨式直播、卖惨短视频成了一些主播、自媒体账号的“流量密码”,有的通过卖惨带货,有的甚至借此对网友进行诈骗,有的则纯粹是为了吸人眼球,骗取流量。随着监管日趋严格,平台也加强了对卖惨式直播的管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卖惨主播”花样翻新,套路层出不穷。
卖惨短视频以假乱真,炮制热点,赚取流量,或是从中赚取差价获取利益。卖惨短视频还形成了灰色产业链,比如有的背后有专业的造假团队,像此前获刑的“凉山孟阳”等卖惨网红,就有公司专门进行包装,在网上开设运营店铺,编造卖惨剧本。同时,他们还雇佣网络水军在社交平台涨粉引流、刷量控评。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还公然售卖“短视频剧本文案”“直播话术定制”“直播脚本大全”等商品……
“卖惨主播”花样翻新,隐蔽性强,给平台监管带来难度。多年过去了,问题依旧,“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老剧本”一再上演。
卖惨短视频频出“新花样”,难以禁绝,关键在于监管乏力,违法成本太低。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短视频造假不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还要斩断背后的灰色产业链。网络平台要严格审核把关,尽好自身的管理责任,比如要见招拆招,对于“卖惨摆拍”等违法违规视频、直播,平台有责任中止其直播服务,下架此类视频。广大网友也要擦亮眼睛,增强防范意识,献爱心也要设防,避免被人忽悠、蒙蔽。
卖惨短视频利用消费者的同情心,透支社会爱心。有关部门应叫停“剧本”翻新、打而不绝的卖惨短视频,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短视频行业规范发展、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