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不同的文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06
前几天,读到《光明日报》上刊载的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民镇教授为韩建业先生的新作《中华文明的形成》写的文章,感觉思路甚是清晰。对文明了解一些的人都知道,对于文明的界定,西方学术界是以文字、冶金、城市三要素出现为标准的。陈教授认为,这个标准参照的是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等。但其实它并不能涵盖一切文明,像南美洲的印加文明缺少文字,而玛雅文明缺少冶金。所以,文明的标准需要考察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不能局限于某几种文明要素。
确定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除了文献,考古亦是不可缺少且极其重要的。近年来,考古方面的普及类图书出版了很多,但这本《中国考古百问》不同其他,它采用提问的方式,用一百个问题,诸如考古工作者为什么要用到洛阳铲、古代动物的遗骸能够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秦都咸阳真的像杜牧描绘的那个样子吗……将专业的考古知识通俗化,同时呈现出中国考古学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书里有一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说是考古的写照,我觉得也特别像是这本书的样貌体现:前一句古意盎然是考古的内核,后一句通俗易懂是表达的方式。
人们经常会在考古发现中见到玉。“‘玉’这一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特殊的标志物,具有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得以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这句话来自《玉见故宫:国宝玉器里的中华》,作者是故宫博物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徐琳。徐琳女士说,大家总以为故宫藏品就是明清玉器,其实故宫收藏的明以前玉器数量之多、质量之精,远超人们想象。从书中可以了解到,故宫器物部的玉器库房里收藏有中国古代玉石器3.1万余件(套),而这并不是故宫玉器藏品的全部。故宫玉器藏品的总数不低于4万件。
考古发现中当然也会有简牍。《“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书名中有两个妙处,其一是“简牍”与“‘简’读”音同而字不同,但合在一起,恰恰可以反映出这本书的特色。其二是用甘肃简牍博物馆里的出土简牍,通过官方要报、百姓日常等一个个历史人物及事件来讲述汉朝丝路的故事,极具特色。书中所用简牍不多,只有40多枚,但其中涉及两汉时期丝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均为第一手史料。作者“从中挑选出当下大众感兴趣的、与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有关联的、具有可读性的篇目进行解读,并与传世文献互证……”,足见作者为了让简牍走进普通人生活之用心良苦。
由文明说到考古,由考古说到玉和简牍,这是实实在在的物。而本期上榜的《大家读〈中庸〉》《〈史记〉精华十五讲》《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几本书说的则是思想。我想着重介绍一下《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这本书是他的理论通识课讲稿。书中涉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克劳塞维茨等10多位西方思想家的经典著作。了解自己的文明是知己,了解他者的思想是知彼。人要知己知彼才全面。